個人估值的多層含義
“個人估值”,英文叫Personal Worth。根據阿爾欽(Armen Alchian )的定義:“一個人對一件商品的個人估值,是他為了得到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數量。”用英文說就是:A person's personal worth of a good is the most of other goods the person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to get that good。倒過來,我們也可以說:“一個人對一件商品的個人估值,是他賣掉這件物品所必須得到的其他商品的最低數量。”個人估值這個定義,雖然簡單——為了得到一件商品,他所愿意放棄的其他商品的最大數量
個人估值三層含義:
第一層,個人估值是個人的估值,不是集體的估值。集體不會感受,不會思考,也不會評估,做出個人估值判斷的一定是個人。我們要知道集體不會做任何的事情,機構也不會做任何的事情,學校、機關、民族都不會做任何的事情。我們所說的,我們口頭上喜歡說的哪個集體、哪個機構、哪個組織做的什么事情,其實最后都是個人做的。
第二層,它是主觀的,絕對主觀的。并不存在什么客觀的估值,如果沒有了人,世界上的財富就沒有價值,價值都是人賦予的。這一點是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方法論。許多經濟學家還特意寫過文章,或者在他們著作的開頭就聲明,他們是“個人主義的主觀價值論者”。首先,他們的研究從個人主義開始,所有的個人估值、所有的價值起源于個人。其次,這些價值都是主觀的判斷,從這樣的起點開始他們的研究。這叫“個人主義的主觀價值論(Individualistic Subjectivism )
第三層,個人估值不是以個人的愿望為基礎的,而是以他所愿意放棄的其他商品的數量來計算的。這是以行動為基礎的,而這些行動是可以觀察到的。這一點很重要。你看它有兩面性,第一,個人估值是個人的判斷;第二,它不是一個純粹的愿望,不是你空想的愿望,而是你以一種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是外人可以觀察、可以衡量、可以刻畫、可以計算的。這一點也非常重要。比方說,我們喜歡問,你覺得這位女孩漂亮不漂亮啊?好多人說,漂亮不漂亮,那完全是主觀的判斷,見仁見智。沒錯,經濟學講的首先是主觀的判斷,但是外人可不可以衡量,到底這個女孩漂亮不漂亮?當然也可以。我們到街上看看,那些珠寶廣告選的是哪位明星,這位明星的漂亮就是公認的漂亮。因為珠寶商不會隨便選一位路人來做珠寶廣告,他一定會選一位大家公認的美女來做珠寶廣告。實際上,一個特定的社會,在一個特定的時期,他們認為什么樣才叫美,外人是可以評判的,可以觀察的,可以記錄的。又比如說,人對于什么是舒適,看上去是一個主觀的判斷。當然,這確實是一個主觀的判斷,但是你看看世界上所有大眾化的五星級酒店,里面的席夢思床、燈光、氣味、設施都是高度一致的,因為其實大多數人,對于什么是舒適有共同的感受。如果你說人的體驗是千奇百怪的話,那理論上,你應該看到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五星級酒店,有些五星級酒店是有席夢思床的,有些只提供木板床,有些是有抽水馬桶的,有些是完全沒有的,但實際上你找不到這樣的五星級酒店。
個人估值的概念非常微妙:
它是由個人決定的,集體不能決定,一定是個人的;
它是完全主觀的;它是基于行動的,不是單純的愿望。因為它基于行動,所以我們外人也可以觀察,也可以記錄下來,也可以刻畫,也可以從中找到它的規律。
主觀價值論與客觀價值論的區別
關于個人估值的應用很廣,我今天先著重講一點,個人主義的主觀價值論跟“客觀價值論”之間的區別。我們以前學過所謂的客觀價值論,它的意思是說,所有世界上的物品,都有客觀的、內在的、本質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價值,而價格只是圍繞這個本質的、客觀的價值上下波動的一個現象。而今天我說的,是所有的物品,它沒有什么本身內在的價值,只有人對它的判斷,人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怎么比較?哪一種才對咱們理解這個世界更有幫助、更好用?客
觀價值論和主觀價值論三個區別:
第一,凡是客觀價值論能夠解釋的現象,主觀價值論,或者說個人估值這個概念也能解釋。比方說一輛名貴的跑車,它里面是不是凝聚的貴金屬比較多一點?它凝聚的技術含量比較多一點?它凝聚的人類無差別的勞動多一點?是的,所以它比較名貴。如果你覺得客觀價值論能解釋這個車為什么貴,那么通過個人估值,或者通過主觀價值論這個概念,也能解釋:那就是人們喜歡它,人們看重它,所以它就比較貴。
第二,客觀價值論不能解釋的現象,個人估值、主觀價值論也能解釋。比方說,一個明星,花幾秒鐘喝一瓶礦泉水拍下來的廣告,它值很多錢。薛老師也喝礦泉水,拍下來的視頻,就不值錢。這兩段視頻里面凝聚的人類無差別的勞動是差不多的,但市場價格卻相差非常大。這一點客觀價值論沒辦法解釋,但是個人估值、主觀價值論就能解釋。因為人們看重的是明星的效應,因為明星短缺,普通的薛老師、普通的經濟學老師不短缺。比方說一張家庭老照片,也不外乎是一張照片,為什么對有些人來說非常珍貴呢?對有些人來說,它就是一張普通的照片呢?這從客觀價值論上看,它得不到解釋。但是從主觀價值論上看就很清楚,因為人們看重它、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
第三個區別,是主觀價值論能夠更好地指導生產。因為根據客觀價值論,你只要在一件商品里面花了努力,付出了勞動,這件商品就具有價值。但是主觀價值論不這么看,主觀價值論認為,你花不花時間、用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大的投資,這本身并不重要,最關鍵的是你能不能把它賣出去,你能不能適銷對路,有沒有人需要你生產的產品。就這么一點區別,形成了計劃經濟體系和商品經濟體系的重要區別。計劃經濟體系里面,人是按照工分算的,你只要工作了,只要努力了,你就創造了財富;但是在商品經濟里面,那是結果導向、需求導向,如果你生產的產品沒人要,那么不管你投入多少資源,花費多少勞動,它也是不值錢的。所以主觀價值論能夠更好地指導生產,減少浪費。
課堂小結
我們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講需求定律。需求定律當中遇到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個人估值,個人估值有3個特點:第一,它是個人的,不是集體的;第二,它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第三,它是由行動支撐的,不是憑空的愿望。而且正因為它是行動,所以外人是可以觀察、衡量、記錄的。然后,我們還講了主觀價值論和客觀價值論的三個區別:第一是客觀價值論能解釋的,主觀價值論也能解釋;第二是客觀價值論不能解釋的,主觀價值論,或者說個人估值這個概念也能解釋;第三是主觀價值論能夠更好地指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