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從眾心理,會害了你

有些時候的孤單和寂寞,是必要的。孤單和寂寞并不總是壞事,而是可以讓你遠離一些是非,做回自己。與其在一群人中空虛寂寞冷,不如一個人享受獨處的歡樂時光。你可以利用這些獨處的時光,做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比如:學習、看書、健身、旅行、聽音樂、尋找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確幸……

????????????????????????????????????????????????????????????????????????????????? 01

我記得很久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一個公益廣告,宣傳青少年遠離毒品的。廣告中有一群16、7歲的高中男生,圍住一個青澀、膽小的男孩子,他們其中一個男同學對他說:“你試試看呀,我們都在吸的,很過癮的……”那個看起來靦腆的男生,眼神堅定斬釘截鐵的對著同學說:“這種東西,我不會吸的!”廣告語隨即打出來這句話:“請珍惜自己的生命,遠離毒品”

他就是這么堅定的拒絕了同學的邀請,還有毒品。如果這個靦腆的男生為了融入他們的圈子,而接受了同學的毒品,大家伙兒一起集體行動,一起嗨,那這樣的熱鬧與合群又有什么意義?你得付出生命的代價。

?????????????????????????????????????????????????????????????????????????????? 02

兒子有一段時間,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去買游戲卡牌,他說今天班里誰誰誰買了套**的,明天班里誰誰誰買了套**的,還有誰誰誰都買了一套**的,總之,班里有誰買了什么,他也要買。于是家里的卡牌越來越多,多到幾公斤重了,可沒有哪套是玩超過3次的。

他根本不是真心喜歡玩這些卡牌,而是看到別人有的,他也想有而已,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后來,他還要再跟風買,我就跟他說:“兒子,你看看家里的卡牌那么多,你買來也沒玩過幾次就堆在那里了,你沒有用它、玩它,這都是在浪費錢。你還不如把這些錢,買你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用得著的東西。”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還是會有控制不住想要買跟別人同樣東西的欲望,這時候我們大人跟孩子適當的引導和約束,久了,他也就懂得錢要花在自己真正需要的、或是喜歡了很久的東西上,而不是看別人有什么,就跟著買什么,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 03

在我上中學時,13、4歲的年紀,那時候女同學中也有小圈子的。有一次,一群女生圍在一起說說笑笑,說班里一個穿著樸素、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女同學,在飯堂吃飯的時候,把自己那碗三兩下就扒拉吃完了,還把大家放吃剩菜的那一碗也吃了。大概吃相是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從沒見過的樣子,所以她們就圍在一起嘲笑。

我那時候缺乏自己的主見,也太想容入那個圈子了,所以看到那個女同學后,就說:“你剛才在飯堂吃飯的樣子,好像餓了幾百年似的,太搞笑了,笑死我了。”話一說完,我就后悔了,因為我看到她怔怔的站在那里,眼睛著滿含著眼淚。

事情過去二十年了,我一直忘記不了她站在那里委屈又憤懣的樣子。我很后悔自己當時的幼稚和愚蠢,如果當時我自己好好思考,理解她的難處,站在她的立場去體會,或許我不會犯下這么低級的錯誤傷害了同學的心。

??????????????????????????????????????????????????????????????????????????04

在某個富人圈子,有一個這樣的段子:“如果你沒有包過二奶,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錢人”。所以存在那個圈子里的人,他們每天的話題就是有幾個二奶,越多代表越有錢。有些人拼命的想要加入這“富人”的行列,不管不顧的流連于各種聲色場所去拈花惹草,以便在朋友面前有炫耀的資本。

為了那個“富人”的稱號,為了在朋友間有面子,殊不知他們搭進去的是,自己的道德品行、本可以白頭偕老的美滿婚姻、跟孩子之間單純溫馨的親子時光、還有自身的健康。

在這個以群居為主的人類社會,朋友和各式各樣的圈子讓我們不在孤單中生存。豎立你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有清醒的頭腦和正常的三觀,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當朋友。

如果沒有這種朋友,那你寧可看起來孤單寂寞冷,也不要丟掉原則去和那些三觀不正的“四不像”在一起。唯有這樣,你才不會站在一群人當中,熱鬧了日子卻迷失了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