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措回到家中,再看父母和奶奶,知道那是前世的央倉未曾謀面的親人,這一世,他們重聚,算是佛祖給他的補償。因為恢復了前世記憶,他欣喜地發現央倉的德吉妹妹,這一世,真成了自己的親妹妹,怎么還是一樣的名字?再叫妹妹名字的時候,嘉措的聲音竟是無比的溫柔起來。
回到家,嘉措也不著急,只是每天幫著父母干些活,領著小黑去草場放牧,替奶奶捶捶背,偶爾趕去拉薩,給住校的妹妹送點自己親手做的吃食。嘉措享受著家庭的親情,一時間,似乎忘記了自己的使命。
"嘉措,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啊,總不會一輩子呆在少林寺武僧團吧,雖然到全世界巡演賺的錢不少,畢竟那不是凡俗的人長時間呆的地方,你不會真想出家當和尚吧,我和你媽媽,還有奶奶都是不可能同意的。"
終于有一天,桑吉拉看著一天到晚沒有正經事做的兒子,有些心浮氣躁了,在女兒德吉放假回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開始詢問兒子。
"兒子沒有幫你干活嗎?我看嘉措不用回少林寺了,留在家里就挺好。"貢嘎說。
"我看現在這樣就挺好。"奶奶和媽媽的感覺是一樣的,嘉措是越來越懂事了,嘉措呆在家里,大家都感覺很好。
"我也感覺哥哥呆在我們身邊挺好,但你們不會讓哥哥像爸爸一樣一輩子種地放牧吧,我可不想總呆在家里,也太悶了,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哪天跑累了,再回家。"德吉看著她親愛的哥哥,首先提出了異議。
"你是女孩家,心野,我們管不了你,也不準備管你,你將來想嫁到哪里就嫁到哪里,都隨你。"
貢嘎邊給兒子夾菜邊數落起不讓她省心的女兒。聽媽媽提到嫁人,德吉臉紅了,
"不和你們說了,你們商量哥哥的事情,怎么就來讓我嫁人了,我出去吃飯,反正,你們不要妄想哥哥一輩子守著你們,呆在這窮鄉僻壤的山旮旯里。"
德吉端著飯碗,喊著小黑走了,剩下其他的四個人,桑吉拉也給嘉措夾了一筷子菜,看著兒子沒有吭聲,又開口說道,
"爸爸不是要你一輩子守在家里,但你總要和爸爸說說你今后的打算,爸爸媽媽現在還年輕,你奶奶身體也還好,趁年輕,你出去闖闖,爸爸會支持你的,但不能再呆在少林寺了。"
嘉措終于放下飯碗,鄭重其事地開口說道,
"爸爸,我也不準備再呆在少林寺了,雖然釋永樂師傅對我很好,巡回演出賺的錢也不少,但正像爸爸說的,我還年輕,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過些天,我和云丹師傅一起去一趟少林寺,和釋永樂師傅當面說一聲,我就離開少林寺,去全國各地走走,長些見識,這次出門,我可能很長時間回不了家了,所以希望爸爸媽媽照顧好自己,還有奶奶也要保重身體。"
"原來你早有打算啊,只要不在少林寺呆了,去哪里,爸爸都支持,你早說啊,還讓爸爸替你瞎操心。"
桑吉拉聽了兒子的話,笑著伸手捶了兒子一下,放下了心。這邊爸爸不說了,媽媽貢嘎卻嘮叨上了,
"兒子在家呆得好好的,你們父女非竄說著嘉措到外面闖蕩,外面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我看嘉措呆在家里就挺好。"
"你是頭發長見識短,不讀書也沒有什么見識,就像德吉說的,外面的世界大著呢,趁年輕不出去看看,兒子能安心呆在家里嗎?"
桑吉拉才因為兒子的事放下心,又聽到妻子在一邊嘮叨,立刻火冒三丈地發起了脾氣。奶奶看到兒子和兒媳為了孫子的事情絆上了嘴,急忙出來打圓場,
"我也喜歡我孫子呆在我身邊,嘉措多孝順啊,但是畢竟孩子還年輕,是應該讓他去外面看看,他跑累了,自然會回家的,你不讓他年輕的時候出去看看,將來他會埋怨你的,就像桑吉拉現在埋怨我一樣。"
"媽,看您說的,我什么時候埋怨您了,那不是爸去世的早,家里沒有其他勞力,家里的地總要有人種,牛羊總要有人放啊,我沒有埋怨您的意思,只是有點遺憾,偶爾念叨幾句,您就當真了啊。"桑吉拉放下碗筷,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你不埋怨就好,我看貢嘎啊,還是讓嘉措出去闖闖吧,以后也不落孩子埋怨不是。桑吉拉雖然說不埋怨我,不是也有遺憾嘛。"奶奶繼續勸解道。聽奶奶都這樣說了,貢嘎不禁落了幾滴眼淚,
"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心里總有一點舍不得孩子走。"
奶奶看到兒媳落淚,知道貢嘎不舍,急忙把話題岔開,
"你看你又來了,說得我也舍不得了,看這飯吃的,桑吉拉,你把德吉叫回來,我們一家人也好好吃個團圓飯,德吉過幾天要回學校了,嘉措也要走了,再在一起吃飯的機會就少了。"
德吉被爸爸從外面喊回來,剛坐下就開口問道,
"哥哥,爸爸媽媽同意你出去闖蕩了?你準備什么時候走,去哪里啊?"
"先送你回拉薩的學校后,我再去珈藍寺和云丹師傅匯合,一起去少林寺,先見了釋永樂師傅再說吧。"嘉措答道。
"我就知道哥哥會先送我的,還是哥哥最好了。"
德吉坐回到嘉措身邊,親熱地拉著嘉措的手臂。
"你爸爸媽媽不好,奶奶不好,這孩子從小就粘著她哥哥。"
對面的奶奶看著孫子孫女,笑得瞇上了眼。
"奶奶好,爸爸好,媽媽好,你們都好,行了吧。"
嘉措的事情解決了,一頓飯在德吉的攪鬧中最后結束。
又過了二天,德吉要回學校了,嘉措親手做了很多妹妹喜歡吃的各種口味的糍粑,裝了一大袋子,提在手上送妹妹去拉薩。
"哥哥,你怎么給我拿這么多糍粑啊,我一個禮拜不去食堂吃飯,也吃不完的。"
"我各種口味的都做了一點,沒想到裝在一起就變成一大袋子了,哥哥這次會出去很長時間,以后你想吃哥哥做的糍粑就不容易了,都帶上,吃不完,分給同學吃吧。"
"這下便宜卓瑪她們了,反正有哥哥替我拿著,我就都帶上,回學校慢慢吃,我也給小黑吃一塊,小黑再見了,好好呆著,不許跟過來。"
德吉安撫了她的愛犬,和爸爸媽媽奶奶一一告別,挽著哥哥的胳膊出了門。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嘉措和德吉來到了拉薩。
"德吉,哥哥給你買一個手機吧,想哥哥了,我們可以上QQ聊天。"
經過拉薩市的電信大樓時,嘉措拉住了妹妹。
"真的啊,我和爸爸說了幾次想要一個手機,爸爸總說學生以學習為主,有了手機就沒心思學習了,可我們學校的很多同學都有,也沒見影響學習,爸爸就是找借口,舍不得給我買。"
"爸爸有爸爸的道理,哥哥給你買手機,也不是讓你整天抱著手機玩的,學習還是要用點心的。"
"我保證不會影響學習的,卓瑪拿的是一個純白色的魅族手機,音質很好,放音樂賊棒,你給我買個魅族手機吧。"
來到手機柜臺,嘉措跟隨著德吉東瞧瞧西看看,
"我看這個玫瑰金的,最適合女孩子拿著,多好看啊。"
"當然好看了,這可是最新版的蘋果手機,你沒有看看是什么價?賊貴,爸爸知道你給我買這么貴的手機,非揍你。"
"沒事的,這是我自己賺的錢,你只說你喜歡不喜歡吧。"
聽嘉措這樣問,德吉不禁瞪大了眼睛,
"哥哥,你不會真想給我買蘋果手機吧?"
"真的給你買,你喜歡就買吧。"
"不能反悔!"
德吉沒等嘉措回話,就叫來了服務員開票。
"哥哥,你去交費吧,我再檢查檢查手機。"
嘉措也沒廢話,拿著服務員遞過來的收費小票,就去收銀臺交費了。
"哥哥,我真是太愛你了,你真是我的親親的好哥哥,這回,看卓瑪還在我面前炫耀什么。蘋果玫瑰金啊,超酷,簡直酷斃了。"
買完手機出來,德吉興奮地上前抱著嘉措親了一口。
"你別瘋了,大街上這么多人看著呢,這么貴的手機,你愛惜點,別沒用幾天就摔了,我不跟著少林寺武僧團巡演了,以后可沒有那么多錢再給你買蘋果手機了。"
"我肯定會愛惜的,要不,哥哥再給我買一個蘋果專配的手機套吧。"
德吉對新手機愛不釋手,從上手就一直不停地擺弄著,聽了哥哥的教導,才停下來,歪著頭,猶豫了一秒,又提出了新的愿望。
"蘋果手機還有專配的手機套啊,我怎么不知道,手機還用另外穿一件衣服嗎?"
"哥哥,你老土了吧,手機套是保護手機的,卓瑪的那個破手機都另外配了一個手機套,蘋果的手機套是專配的,也很貴的。"
"貴不貴的,蘋果手機都買了,不差一個手機套。我們再進去挑一個吧。"
這一趟下來,德吉心滿意足了。送到學校,嘉措看著妹妹分別時開心的笑容,心里很滿足。
"嘉措,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怎么回趟家,一去就是半年,家里有什么事情嗎?"
釋永樂住持見到嘉措,劈頭就問,沒有注意嘉措身后的老者。
"怎么,釋老弟不認識我老喇嘛了嗎?"
"啊?是你啊,多年不見,乍一看見,都不敢認了,你可老多了,云丹活佛快請進來,坐下說話。"
云丹活佛見釋永樂住持認出自己,也不和釋住持客氣,從門外進來,直接坐了。
"釋老弟,快上些茶水,渴死老喇嘛了,我們有話慢慢說。"
"嘉措,你去給云丹活佛弄點茶水和點心來,我一會兒閑下來再問你話。"
釋住持交待了嘉措后,方才坐到云丹活佛的對面,二個老友開始閑話家常。
"真是很久沒有見到你了,有十多年了吧。"
"有十二年了,時間不饒人啊,你我都老了,聽說你收嘉措當了內弟子,嘉措可也是我的徒弟啊。"
"這個,我知道,嘉措是與佛有大淵源的人,你我同收嘉措為徒,也是你我眼光一樣好吧。"
"這話,你還真說對了,嘉措不僅與佛有大淵源,還和你我有大淵源呢。"
"你這話,又是怎么說法?"
于是,云丹活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和釋永樂詳細地說了一遍。
"還有這樣的事情,嘉措是蓮花生大士轉世,還是第二次轉世,你我在前世都曾是他的師傅,你是貢布,我是慈濟,這事情,我怎么聽得像演電影講故事呢。"
釋永樂聽了云丹活佛講述的嘉措的前世,驚訝得合不上嘴,要不是話從這位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云丹活佛口中說出,他一定會當成虛構的故事來聽。
"我初聽時也和你一樣不太相信,你也知道我會一種打卦占卜的秘法,可以看到占卜之事。為這事,我還真打過卦,真如嘉措所說:前世我是他的貢布師傅,嘉措還從前世記憶中學會了佛祖傳授的秘法,他也教了我,嘉措的前世記憶被封存在他戴的護身符中,用佛祖的秘法就可以獲取,所以嘉措是蓮花生大士轉世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云丹活佛拿出來了確切的證據,不由得釋永樂不相信,提到佛祖秘法,釋住持也來了興趣。
"嘉措還會一種佛祖傳授的秘法啊,既然我們都是他的師傅,他也應該會教我的吧。"
等嘉措端著茶壺和一些點心進來時,釋永樂已經聽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再看嘉措的眼神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只覺得現在的嘉措身上有了一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沉靜溫和,笑容非常地有親和力,還真可能是蓮花生大士轉世啊,釋永樂心里暗自嘆道。
"嘉措,你把門關上,也過來坐吧。"釋永樂招呼嘉措道。
"嘉措,我已經把你的事情全部和釋住持說過了,我們三個人再商量一下怎么去找那二枚佛骨舍利的事情吧。"
云丹活佛指指凳子,讓嘉措坐在自己身邊,給嘉措交待了一下剛才發生的情況。
"嘉措,你自己想怎么辦?"釋永樂首先開口問道。
"我從卦象中看見了一家金銀首飾店,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老板像是漢人,往來過客也都是漢人打扮,我想這金店應該在漢人聚集的地方,只能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找了,二位師傅有什么好的辦法教我?"嘉措給二位師傅倒了茶,坐下后,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已經想過很長時間了,還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釋住持想到什么辦法了嗎?"云丹活佛見釋住持看著自己,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
"金店這么多,你怎么能確定佛骨舍利在哪里呢?"釋住持沒有直接回答,先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自己有一枚本命舍利,一二百里范圍之內可以感應到另一枚佛骨舍利的存在。"
說著,嘉措從脖子上取下自己的護身符交給釋永樂師傅,釋住持把這枚舍利拿在手中仔細觀看,這舍利與他以前見過的佛骨舍利不同,看上去更像一塊石頭,但是一塊很不同的石頭,有乳汁般的顏色,泛著溫潤沉靜的光輝,釋永樂閉上眼睛把它貼在胸口,竟有一種思念母親的沖動。
"這真是一枚很神奇的舍利,我好像在哪里見過類似的東西,現在想不起來了,等我以后想起來再告訴你們。"拿著嘉措的護身符,釋永樂徹底相信了嘉措是蓮花生大士轉世這件事。
"我也想不出其他什么更好的辦法了,只有像嘉措說的那樣,一個一個地方去找,現在幸運的是還有點線索,找到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
沒有商量出什么新的結果,三個人敲定了方案,嘉措和云丹又在少林寺逗留了幾天,嘉措把佛祖秘法傳授給了釋永樂師傅,釋永樂也用佛祖秘法從嘉措的護身符中提取了前世記憶,現在的釋永樂和云丹活佛一樣,在知道自己和嘉措的前世淵源后,已經把嘉措當做了自己的孩子。
"有你這個徒弟是我的福分,真像你云丹師傅說的,我和云丹活佛現在都學了你教的佛祖秘法,一旦能找到那二枚佛骨舍利,我們可以學到《蓮花真經》,這輩子還有飛升的希望,師傅也沒有什么給你的,你把這張銀行卡拿著,師傅每月給你往卡里打點生活費,你也好安心去找佛骨舍利,以后還需要師傅幫助的,你給師傅打手機,這是我的手機號,你不要和其他人說起,擾了我的清凈。"
臨告別時,釋永樂住持從懷里摸出一張銀行卡遞給嘉措。嘉措接過銀行卡,謝過師傅,又和云丹活佛辭別,沒有再在少林寺逗留,轉身離去。釋永樂和云丹望著嘉措漸漸遠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有點說不出的滋味,
"嘉措此去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見了,在茫茫人海中找那二枚佛骨舍利就像大海撈針一般,不知道這輩子,我們還有這個福分再次飛升嗎?阿彌陀佛,保佑嘉措吧。"
"嗡瑪尼貝妹吽,佛祖一定會保證嘉措的,嘉措可是蓮花生大士轉世啊!"
"也是,嘉措是蓮花生大士轉世,關鍵時刻,佛祖一定會指點迷津的。"
從此,嘉措在前世央倉的引導下,開始了艱難的尋找佛骨舍利的歷程,后來的艱辛與曲折是現在的嘉措絕對沒有想到的。
在西藏,你能看到最多的顏色是白色,皚皚的雪山,天上白云朵朵,地下白羊成群,一棟棟白墻民居,還有藏民手手相傳的潔白哈達,這里到處都有"白色崇拜"的痕跡,白色是雪山的顏色,是西藏最高的山神的顏色,代表的是力量和尊貴,白色的石頭有著非同尋常的涵義。
西藏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石頭的故事,這源于靈石崇拜的風俗,西藏有“瑪尼石、瑪尼堆”文化,人們認為周圍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靈魂的,包括山和石頭。人們往往把自己的命運和它們相連,認為對其他生命的善意就是為自己積德。一塊隨身的石頭,也許是最好的積德對象,因為石頭會記住每個善念,對著這塊石頭,人可以隨時觀想、寄托自己對于所愛之人的喜歡和懷念。在他們的心中,山是活的,石頭是有生命的,就像家里的一個長輩,夢中的一位戀人,心中的一個偶像。西藏人有轉山的傳統,有一些行動不便的人,會委托別人替他們轉山。委托的辦法就是把一塊屬于自己的石頭交給委托人,讓他或她把石頭當作信物帶著一起轉山,這樣就如同自己轉了神山一樣。在西藏,石頭被賦予了很多的象征意義,每個人出生時,家中的長輩都會為孩子揀一塊白色的小石頭放在門口,相當于孩子的護身符,這塊石頭會被當作家人一樣對待。
鄭有才去西藏游玩,以500塊錢收了這樣一塊白色的石頭,回家隨手放在福緣金店,他的辦公室里。
嘉措離開少林寺,先在河南境內邊打零工邊尋訪各處的金銀首飾店,一年無果,這期間,心里煩悶的嘉措開始學會了吸煙,且越來越有了煙癮,當嘉措有些絕望的時候,腦海里閃過放棄的念頭時,可能潛意識里受了佛祖的指引,嘉措輾轉來到西安,進了福緣金店,讓他震驚的是那個站在柜臺后面的鄭老板,胖胖的,和他在卦象中看到的人幾乎一模一樣。他在金店里轉悠了幾圈,沒有看到他想得到的佛骨舍利,有點失望,但還是不甘心,于是就在福緣金店附近的一家旅館住了下來。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嘉措關閉了房間里的燈,黑暗中拿出了他的本命舍利托在手上,只見那舍利發出了乳白色的光芒,竟是異常的明亮,嘉措根據前世記憶知道:與之感應的另一枚舍利必在不遠處的福緣金店內。
證實了這件事情后,嘉措以一個小布袋收起自己的本命舍利,掩其光芒。第二天,又到福緣金店轉悠,仍然沒有看見金店的柜臺內有什么舍利樣的東西出售,只得離開,再想他法。
嘉措尋訪到一枚佛骨舍利可能存在的地方,但不敢貿然去問福緣金店的老板,如果讓這金店的老板知道了或者猜到了這塊石頭對于他的價值,他是絕對沒有財力可以買下來的。他沒有辦法,只能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這種近在咫尺的等待讓嘉措很焦躁,他想起了釋永樂師傅,
"師傅,是我,嘉措,我現在知道一個地方可能有一枚佛骨舍利,情況是這樣的……"
手機那邊的釋永樂住持在嘉措渺無音訊一年后,突然聽到嘉措的聲音,馬上意識到嘉措找尋佛骨舍利的事情可能有了進展,心里不禁有些緊張,剛開始聽到嘉措已經知道了佛骨舍利的下落,釋永樂高興得拿著手機的手都開始顫抖了,但這沒有讓他高興太久,
"這樣啊,你先別急,也別有任何行動,讓我好好想一想,想出辦法,我再給你打手機。"
釋永樂放下手機,陷入了沉思。
要拿到這枚佛骨舍利,必須是在這個金店老板不知道其價值的情況下,愿意賣出,或者用他在意的東西交換得到,陌生人之間有點困難,還是要先想辦法接近這個人,混熟后才有機會。
"嘉措,我想了想,你得想辦法先認識這家金店的老板,和他混熟了以后再說。"
"這辦法,我也想過,他是生意人,我是打工仔,我們之間的差距有些大,即使我找機會認識了他,和他混熟還是很困難的,我現在沒有辦法才讓師傅替我想,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拿到這枚舍利。"
"打工仔,你是打工仔,對了,你可以想辦法替他打工,這樣,你就可以天天都在他面前,不熟也熟了。"
嘉措無意中的一句話提醒了釋永樂。
"對啊,我可以找機會替他打工啊,我再去看看,一家金店可以讓我做什么工作呢?收銀員?我不會,服務員?都是女的?保安?保安怎么樣?"
"我看你也只有去當保安了,你先在那里看著,我這兩天就去找人想辦法,那家金店的具體信息,你發給我,我有眉目了,給你回話,你自己也打聽打聽,讓你云丹師傅也替你想想辦法。"
一番折騰,最后還是德吉同學的爸爸找人幫了忙,讓嘉措進了福緣金店當上了保安。
嘉措在福緣金店工作快二年了,一直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給鄭老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二年中的每一天,嘉措都能在經理室看到這枚佛骨舍利,雖然近在咫尺,但沒有什么辦法真的可以得到。嘉措很煩悶,煙也越吸越多。有一天夜晚,嘉措去經理室拿起這枚佛骨舍利,真的想拿了逃走,但這種想法立刻就被靈魂深處的央倉否決了,也讓嘉措感到羞愧,偷盜為佛法不容,有這種想法是修行者的恥辱,更別說真的這樣去做了,無論有什么天大的理由,以后都會成為修行路上的心結和阻礙。再說了,偷盜也是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犯了法,就要亡命天涯,隱名埋姓地生活,那還怎么尋找第三枚佛骨舍利啊!想到這些,嘉措出了一身冷汗,很不甘心地把鄭老板的石頭放回原來的位置,回到自己的值班室。這種焦慮讓他一夜未眠,反復推敲后,嘉措決定第二天冒險去和鄭老板交涉一次。
第二天正好下雨,進店的顧客寥寥無幾,嘉措假裝無聊,走進經理室。鄭有才正坐在沙發上抽煙喝茶,見嘉措進來,讓嘉措一起過來坐了,喝茶抽煙閑聊,聊著聊著,嘉措就把話題引向了鄭老板辦公室放著的那塊白色石頭,
"老板,你辦公桌上的石頭能轉讓給我嗎?你在西藏500塊錢買到的,我出10倍的價,就是我一月工資5000塊買你的,怎么樣?"
鄭有才聽嘉措稱贊自己的收藏,并想出高價收買,有些得意。但轉念一想,嘉措一個打工仔就是再怎么喜歡自己的這塊石頭,也不至于花這么多錢買回去吧,一定有其他原因,不行,得先問問再說,
"你也喜歡這塊白色的石頭啊,你先說說為什么舍得花10倍的價錢買我這塊石頭,如果理由說得過去,我可以考慮轉讓給你。"
嘉措見鄭有才松了口,心中大喜,但表面卻假裝平靜,把前一天早就想好的理由說了出來,
"不瞞你說,我也有一塊和你這塊一模一樣的石頭,那是我小的時候父母送我的護身符,我一直帶在身上,到你店里打工,我看到了你的石頭,就一直想向你買,配成一對,拿回家讓我父母看看,不定他們會多稀罕多高興呢。"
這個理由讓鄭有才有些意外,
"你把你的護身符拿出來,讓我看看。"
嘉措依言從脖子上取下鑲了金邊做成吊墜的佛骨舍利,交給鄭老板。鄭有才拿著二塊石頭反復對比把玩,竟是愛不釋手,
"天底下真是無奇不有,世上還真有一模一樣的石頭,嘉措,要不然,你把你的石頭賣給我吧,我出5萬塊錢,你看怎么樣?"
一旁的嘉措看著鄭老板把玩石頭的樣子,暗說不好,讓嘉措沒有想到的是鄭老板不賣反要買了,嘉措當然不會答應。
"老板,對不起,我的這塊石頭是父母送我的護身符,從小到大,我一直戴著,你再加10倍的錢,我也不會賣的,你看,你能把你的那塊石頭賣給我嗎?"
嘉措從鄭有才手上拿回了自己的佛骨舍利,重新戴在脖子上,態度堅定,一副不容鄭有才再說的樣子。
"你不賣就算了,我的石頭,我暫時也不賣了。"
鄭有才擺出一副無賴的嘴臉,嘉措沒有辦法,心里很是失望,但也不能表現得太明顯,只得又在經理室坐了一會兒,聊了聊其他的事情,才告辭出來。
為了不引起鄭老板的警覺,嘉措再也沒有向鄭老板提起那塊石頭。嘉措心里更郁悶,煙癮更大了,又去找二位師傅商量,他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既然佛祖讓你找到了這枚佛骨舍利,就一定會給你一個得到它的機會,時候沒到,你還是耐心等待吧。"
這個機會的到來并沒有讓嘉措再等待太長的時間,這年的12月12日,一個冬天的夜晚,正在睡覺的嘉措被一聲巨響驚醒,還有點迷糊的嘉措睜開了眼睛,看見頭頂的換氣扇掉了下來。本能的,嘉措知道可能金店里進了小偷,此時的嘉措頭腦突然異常的清醒,心里開始緊張起來,意識到這可能就是他一直等待的那一個機會。嘉措沒有起床,只是翻了一個身,假裝繼續酣睡。
安靜了很長時間,嘉措看見有一個瘦小的身影從換氣扇口慢慢地爬了下來,嘉措趕緊閉上了眼睛,鼾聲大起。那賊落地后,來到床前看了看熟睡的嘉措,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捂住嘴,躡手躡腳地走出值班室,來到金店大廳,打開柜臺,把陳列臺上所有的金銀珠寶首飾摟進了一個布袋里,轉身準備離開,突然發現經理辦公室里有熒光閃爍,走過去,看到是一塊乳白色的石頭,順手拿了,揣進自己上衣口袋里,整個作案過程不到半個小時。這一切都被在黑暗中的嘉措看得清清楚楚,嘉措記住了這個賊的容貌。
當那賊從原路返回,爬出了換氣扇口后,嘉措坐了起來,回憶剛才發生的事情,又想好了需要應對的事情,這才下床,走出了值班室,這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晨6點,嘉措撥通了鄭老板的手機,故事回到了剛開始的情形,片區警察先到,嘉措打開了金店的大門,隨后,鄭老板趕到,刑警大隊的人趕到。后來,譚警官把嘉措帶回公安局進行了訓問,嘉措按事先想好的回答了譚警官。
再后來,嘉措從福緣金店辭職,搬到了西安市一個偏僻的民居中,關上門,打坐入定,完成打卦前的準備后,嘉措從身旁拿過來一個木碗,注滿清水,口中念念有詞,木碗里的清水泛起了漣漪,隨后透過層層的漣漪,嘉措看到了一個喧鬧的建筑工地上正蹲著干活的二個人,一胖一瘦,而那個瘦小的人正是嘉措在作案現場看到的那個賊,嘉措記住了這二個人的容貌,結束了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