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硬寨,打呆仗”是剛剛看來的一個詞,之前朋友圈里也有人轉,但是沒收藏了之后沒讀,剛剛在一本書里又看到了這個詞語。
“結硬寨,打呆仗”講的是曾國藩,書中稱這是曾國藩著名的戰略。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打仗之前,先在駐地挖溝的挖溝,筑墻的筑墻,把駐地的防御工事先做到萬無一失,然后再考慮怎么進攻,怎么打仗。曾國藩就是用這種方法,讓驍勇善戰的太平軍非常難受,并最終打垮了太平軍,將垂死中的清王朝從鬼門關又拉了回來。
“結硬寨,打呆仗”是一個很經典的戰略案例,認準了目標,就沉下心來,一點點的把寨子打好,把基礎打牢,這樣雖然看起來是呆仗,但慢也就是一種極致的快。
很多的企業成功的原因都是吃透了這個道理,當然他們未必知道這個故事。那我最熟悉的京東來說,在幾年前還處于巨虧,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的情況下,耗費巨資去投資物流,而且戰略一旦定下來了,沒有絲毫的遲疑,數十億人民幣往里面砸啊。這也好像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結硬寨,京東靠這種看起來又傻又笨的方法不斷地深挖護城河,挖了一米看看周圍還有對手,再投個十億人民幣,繼續挖,又挖了一米發現還是有對手,繼續重復上面的動作,坑越挖越深,直到周圍再也看不到敵手。此時的京東已經占到了行業發展的制高點上,不僅在電商領域站穩了腳跟,放眼望去還看到了大把的機會。而這一切與自身最初開始堅持“結硬寨”的打法不無相關。再看看行業內的其他一些公司,起步比京東早的有,資源比京東好的有,但都太想取巧了,沒有下最苦的工夫,看似一時增長很快,但是很快就被京東超越了。
“結硬寨,打呆仗”對個人也有很多啟示,我們在認準了一個方向之后,要找準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不要怕用笨辦法,笨辦法往往可以更好地樹立競爭優勢,因為笨有時候代表著一種壁壘,一種可以擋住很多人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