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沒有讀過書,進入簡書后,看到很多人都推薦古典的《躍遷》、成甲的《好好學習》,感覺也許可以解決自己一直以來困惑的問題,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并認真的讀完了。
因為笨,也因為做的是財務工作,我讀書的時候,比較注意書里的細節。所以,在讀這兩本書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不是別的,而是兩位大神在各自的書里不約而同舉了同一個例子: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
什么是結硬寨,打呆仗?
結硬寨,打呆仗,就是準備打仗時,不進攻,先扎營;先找背山靠水之處,無論寒雨,修墻挖壕。墻必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塊筑成。壕溝深必一尺,挖出的土必搬到兩丈外,防步兵、防回填。壕溝外要有花籬,花籬須有兩三層,必高五尺,兩尺埋入土中,以防馬隊。太平軍進攻過來,一輪火槍給你打退。你不進攻了,接著呼哧呼哧挖坑。這樣,湘軍與太平軍纏斗13年,除少數幾次外,幾乎都是以極小的傷亡,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2
我們來看看古典和成甲兩位大神都是在什么時候使用的這同一個例子。
古典的《躍遷》第二章,高手戰略,第七節“迭代:聰明人的笨功夫”一節。(《躍遷》,中信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06~108頁)
在這一節里,古典大神舉了三個例子,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是第二個例子。
推出的結論:
(1)先占據不敗之地,然后慢慢獲得細小的優勢。
(2)選定頭部以后,專注地死磕。專注讓你無敵,迭代讓你精進。
(3)理解弱小優勢持續迭代而產生的強大力量——安靜等待那半目輸贏。
古典大神在這一節最后總結說:好的成功是聰明人花的笨功夫。
成甲大神的《好好學習》又是怎么用這個例子呢?
在《好好學習》的第二章,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第二節學習臨界知識要具備的兩個心態中底層心態之二:以慢為快,這一部分內容里,以提問的形式引出的這一例子。(《好好學習》,中信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第4次印刷,第38頁。)
他這樣寫:“什么是以慢為快?首先,你得有一個心理準備。快速學習的前提是要能夠做到:結硬寨,打呆仗。”接著是這六個字的具體解釋。
然后他提出問題并回答:為什么學習,首先要有“結硬寨、打呆仗”的心態?
(1)確定讀書的目的:打通知識的阻塞,實現融會貫通。
(2)實現目的的方法:要花真功夫死磕基本的道理。在學習的執行過程中,要有以慢為快的認識,結硬寨,打呆仗是我們的攻克學習阻塞的方法。
(3)二八原理:把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
最后,成甲大神在這一節總結了一下:掌握臨界知識,首先要在學習新知識時有綠燈思維,而在具體學習時,又要有以慢為快的心態,把慢功夫用在真問題上,比如學習掌握臨界知識。
3
在這兩本書里,兩位大神使用了同一個例子,說法不同,但目的相同。古典大神,側重于以慢來積累自己的優勢,最后達到勝利。成甲大神,側重于以慢來攻克學習阻塞,最后掌握所要學的知識。
兩位大神的說法雖然不同,但在對這同一個例子里描述里,都提到一個詞:死磕。歸結起來,就一句話:找準目標,死磕。
死磕?死磕!!!
我們都找到自己的目標并準備好了嗎?!
無戒365訓練營 第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