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很李安

前面的話:

? ? 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票價并不便宜,因為運用的技術,因為4K,120幀,3D。無錫的最高版本,只到60幀,折扣后價格60元人民幣,是同時期電影的二倍。

普通電影一般是24幀(還是25幀來著?),通俗的說:意味著一秒的時間里,有24張畫面閃過,組成了這一秒的視頻。而120幀是前無古人的嘗試。

最近朋友圈全是李安的爆文,沒敢點開看,怕影響自己看電影的主觀感覺。

而我本來就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的這場電影,注定寫不出“影評”,只能胡亂說說自己的“偏見”。所以以下純粹個人感受,并不代表專業評論。

李安導演

? ?看過新聞,外媒說李安這次的電影,內容情節簡單以技術支撐為噱頭,是個敗筆。

? ?無法評論這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戲劇沖突和情節設置上夠不夠所謂的“李安應有的水準”。但我卻覺得,這是一部“非爆米花電影”,不帶著“心”去看,真心浪費了票錢。

? ?4K,120幀,是電影界的首次嘗試,把片子拍的這么逼真,使用不好運用的超前技術,是極大的冒險??伞@很李安。就如同《臥虎藏龍》里,李安就是想要讓李慕白和玉嬌龍在竹林上飄然飛躍,所以他就偏偏在竹林里吊了威亞,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電影情景

? ? ? 沒看到120幀的極致,可60幀的片子,也真心讓人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我看到比利·林恩的面部表情甚至瞳孔里閃爍的光;看到巨大舞臺對面的人山人海錯落有致;看到被比利殺死的敵人最后僵直的眼神,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而不像虛構的畫面……從沒有一個電影中的人物這么鮮活過,就好像自己也在現場看著這眼前的一切。技術確是宣傳的亮點,但運用到電影中,更直觀的呈現著導演心緒,他想讓我們看到的這些——比利的糾結與矛盾,人們在賽場的狂歡和戰場的兇殘……

? ?賽場和戰場,這樣的蒙太奇。上一刻還是舞臺設置的煙花炸響,下一秒就是戰場上炸飛的土地。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吳宇森的白鴿飛在教堂的“決戰地”。前后切換的場景代表著兩個世界的沖擊,“現場”的歡呼雀躍對比著“現場”的生死瞬間,讓我真實的感受到比利心中的矛盾和無法忽略的心結。突然又好像明白了點,當年看不懂的黑澤明,他用畫面所表現的人性與靈魂的撞擊。

電影劇情

? 盡用著白描的手法在描繪一幕幕的場景。一眼望得到頭的故事,“真實表現“比利的世界——剩下的給你去看。這很李安,依然帶著自己的“中國風”,如同山水畫的留白。呈現如此,剩下的給著觀者去體會。

? ?結尾處比利要去自己該去的地方,這是必然吧。因著那些無法跨越的“現實問題”和“個人情感原因”。一如外媒所說,就這樣結了尾。眼前又突然閃現出一年前陳凱歌導演的《道士下山》。一樣的很多人說沒意思亦或是故事編排有失陳導名氣??晌覅s覺得導演想說的都在電影里,那些的每一環和每一個畫面,都可能帶著思考和深意。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然而這其中涉及的戰爭、人性、現實與矛盾,每一個“話題”亦或是每一個場景都足夠引人心念。不管外媒喜不喜歡,他依然帶著自己獨特的“中國風格”,拒絕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路線,拒絕為了酷炫而炫目的特技,拒絕被框定……

而,這很李安。

比利.林恩

Ps: 上周日晚上自己跑去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還出發的太晚錯過開頭五分鐘。不知不覺看完之后就決定,有沒有時間也要再看一遍60幀版。然后再看一遍,再看一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