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細雨飄窗的秋日夜晚,我覺得時光只有這樣度過,才不覺得浪費:
暖意融融的燈光下,或讀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窩在寬大的沙發里發發呆;
手邊一定要泡一杯茶,飄著潔白的茉莉花瓣,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沖泡,因為可以看到碧綠的葉子和潔白的花瓣在杯子里跳舞的美麗姿態;
然后,房間里飄起一首輕柔的純音樂,一定和秋天有關吧,搜了幾首古琴曲,《秋風詞》《秋夜長》,旋律雖美,綺麗纏綿,落葉,秋風,寒鴉,清冷的月色,未免有些太傷感了,仔細聽聽,根本不契合我的心境。
還是更偏愛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私語》,旋律輕松優美,仿佛晚風帶著徐徐的涼意向我們緩緩吹來,輕輕撫摸著我們的面頰,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亦真亦幻、充滿秋意的世界。
而我此時,正是在享受這樣的時刻。他出差前,擔心我一個人在家害怕,囑咐媽媽搬過來和我做伴。而此時此刻,七十多歲的媽媽,靜靜地坐在我的身旁,戴著一副老花鏡,認認真真、全神貫注地一顆顆剝著核桃,發出細細碎碎的聲響,核桃仁一粒粒放在一個漂亮的小瓶子里,我知道那是留給周末回家的我女兒的。她并不打攪我,只是偶爾用嗔怪的語氣自言自語一句:現在的孩子太懶了,連吃都覺得麻煩!這樣剝好了的核桃仁那丫頭也不見得吃。我并不搭話,也不阻止她,但我的心里卻覺得踏實的,幸福的。
那天,讀林清玄的《秋色一片》,說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愈來愈不了解季節了。其實不盡然吧,從立秋開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一個個節氣,我都細細地數著,慢慢地感知著,院子里的各種花草,沒有了姹紫嫣紅的色彩,代替她們的,是葡萄架上,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紫葡萄,垂掛在綠葉間,山楂樹上的紅果果越來越奪目,柿子樹上的柿子也由綠變黃,其中一個最黃最先變軟的,已經被調皮的小鳥偷吃了半個。
我是多么慶幸,我們奮斗半生,終于提前實現了十幾年前夢想的生活,擁有了寬敞舒適的房子,大而漂亮的院子,健康善良、性格陽光的孩子,和一份做了20年,可以養家糊口、衣食無憂,并且依然不厭倦的工作。寫到這里,輕輕抿一口茶,淡淡地笑笑,怎么這么自戀?
更多的是知足吧。
回想這一年來我的日子過得悠然閑適。那個我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家,一夜之間變成了萬眾矚目的雄安,短暫的激動之后,我發現我突然失業了,項目停工,售樓部關門,然后接踵而來的是限購,限貸,我所從事的行業從炙手可熱漸漸跌入冰谷。我從一個像陀螺一樣忙碌的職場女性,變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家庭主婦。
他說,忙碌了這么多年,丫頭也高考,正好趁機休息一下吧。于是,調整心態,快快樂樂的做起了家庭主婦。丫頭高考之前,我的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度過的:
早晨,5點40起床,做早餐,吃完,送她去學校,送完孩子回來,才7點多,時間尚早,背起葫蘆絲步行去附近的公園,和一群比我大很多歲的大哥大姐們約會,一起學習,練習,有時候,也跟著她們參加演出比賽什么的,漸漸地,在一天天交往中,與這群平均年齡60歲的老年人,成了忘年之交。
中午,丫頭半宿不回家吃飯,孩他爸單位食堂吃飯,通常是我一個人在家。當然,我通常是不起火的,便慢條斯理地跑到菜市場胡亂采購些東西,去到離我家不遠的老爸老媽那里蹭飯。吃飽喝足之后,他們午休,我再慢悠悠回到自己家里,有時小睡一會兒,更多的時候沒有睡意,就在院子里消磨時光,賞花,澆花,拍花,有時也剪枝,噴藥,捉蟲子,折騰累了,就泡上一杯茶,搖著扇子,半躺在遮陽傘下發呆,看書,玩手機。。。樹影搖曳,花香陣陣,花瓣飄飛,整個下午的時間就這樣消磨過去了。
晚餐,丫頭依舊在學校吃,我們兩個胖子都減肥,晚飯吃得像乞丐,極其簡單,粥和咸菜就解決,甚至根本絕食不吃。飯后,他扭身去了書房修煉書法,我則拿著手機戴上耳機獨自跑到小區里跑圈散步。到八點鐘,兩個人再一起去學校接丫頭放學。
關于每天興師動眾的,兩個人接丫頭放學這件事,他也曾經義正言辭地抗議過:接個孩子,離得也不遠,干嘛非要去兩個人?我也義正言辭地對他講:三個人從早晨都各忙各的,誰和誰都沒有交集,我就是希望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況且,丫頭讀了大學,就要漸漸脫離我們了,她會有自己翱翔的天空。他妥協,不再抗議,也贊同我的觀點,也漸漸習慣并享受那個過程。
日子就那樣平平淡淡,毫無波瀾,為了不打擾丫頭備戰高考,我們甚至周末都不出去游玩,短途的旅行都放棄了,一直陪伴她熬過了緊張而焦慮的特殊時期。雖然按照平時的成績,丫頭高考發揮的并不是很理想,在我們的耐心勸解下,她欣然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報考了本市的大學,并如愿以償。
以前熟悉我的人最近見到我都說,感覺你整個人都變了呢?的確是吧,我自己也感覺自己變化很大,怎樣呢?原來那么風風火火,急急燥燥的一個人,似乎性情平和了很多,更懂得了自己想要什么,喜歡什么樣的生活。我不需要什么錦衣玉食,也不需要豪車別墅,對逛街泡吧那種喧鬧繁華更是也絲毫沒有興趣,更喜歡一個人獨處,或讀一本閑書,或畫一幅小畫,或吹一首小曲兒,都能自得其樂,當然,我更享受家人在一起的那種輕松隨意,其樂融融,天倫之樂。沒有什么大抱負,大情懷,只有一份怡然自得,小情小調。如果非要說說此生未盡的心愿,那便是像日本那個家喻戶曉的塔莎奶奶一樣,住木屋,種花草,做手工,繪美景,與大自然和小動物為伴,享受一耕一鋤勞動的樂趣,品味一點一滴生活的美妙。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秘密花園,芳草鮮美,鮮花滿園,而我的心里,一直都住著一個塔沙奶奶,從一月到十二月,從春天到冬天,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個細節都足夠美好。人的一生很短暫,而我不知不覺已到中年。記得我同學群里有人發了一個視頻,一位欄目記者采訪一些不同年齡的人,說如果把人的一生數字化,按照我國平均年齡75歲的話,也就是900個月,把再把我們一生的這900個月,濃縮到一張小小的A4紙上,然后按照年齡再把我們已經度過的時間用筆劃掉,我們還有多少時間,我們的父母還有多少時間?
當每一個人用顫抖的手,劃掉那些已經逝去的時間的時候,很多人都哭了。其實那個視頻的本意是讓我們多抽出時間陪伴年邁的父母,而我當時想,不只是父母,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為人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不喜歡的事情上,糾纏在不喜歡的人身上,實在太可惜了。這也正是在這個飄著細雨的深秋季節里,我人到中年的一些生活感悟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蝶舞 ? ? ?寫于2017.10月17日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