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是有深厚的悲劇意蘊的。這個悲劇包括社會悲劇與命運悲劇。
從社會悲劇來說的話,就是現代商業與工業文明的入侵,導致了理想化的邊城逐漸被瓦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翠翠愛情的無可奈何。
其中,大老與二老其實代表了邊城人面對這種“文明”入侵的兩種態度。大老依靠的現實的力量去迎接“文明”,如他喜歡翠翠,選擇的提親,以及對二老暢想以后能在河邊當砦主;二老依靠的是邊城人的本真,他喜歡翠翠,選擇的是靠唱歌去打動她的心。但問題是,大老還是邊城人,他也有邊城人的本真,他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這種擁抱“文明”的姿態既沒有迎合“文明”的需求,也失去了本真的人性。
于是,只有選擇出走,最終失事。失事也表明沈從文對這種態度的否定,即認為邊城終究不是依靠所謂的“文明”來支撐自己的精神和世界。
簡單來說就是,翠翠的愛情悲劇其實是邊地生態面對“現代”的必然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