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安全用藥監護手冊》主編劉建芳,人民軍醫出版社。
對于孩子家長,動不動就感冒的家長來說,這本書有參考價值。
免疫性疾病
支氣管哮喘
1、病因與臨床表現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病,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病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起病或急或緩,嬰幼兒哮喘發病前往往有1-2d的上呼吸感染癥狀。急性發作時,患兒煩燥不安,端坐呼吸,聳肩喘息,呼吸困難更為顯著,面色蒼白,鼻翼扇動,口唇及指甲發紺,全身冒冷汗,自訴胸悶、氣短,甚至說話時字詞不能連接。聽診可有哮鳴音或干、濕啰音,有時呼吸音可被其掩蓋,如氣道梗阻嚴重,呼吸音可明顯減弱。心率常加快,出現肺氣腫時肝。氣道高反應性是支氣管哮喘發病基礎。
2、藥物治療要點
輕度間歇哮喘發作間期不必用藥,發作時吸入短效受體激素藥。哮喘控制后,繼續使用3-6個月,然后每3-6個月各進行1次評價,將激素降至維持治療水平。當哮喘發作時,又可升級治療。
常用藥物:潑尼松、地塞米松、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丙卡特、沙丁胺醇
呼吸系統疾病
上呼吸道疾病
鼻炎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1.急性鼻炎 ??
是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癥,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細菌感染常為繼發性。以秋、冬、春氣候多變季節發病較多,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主要以飛沫呼吸道傳播。常在受涼、潮濕、過度疲勞、煙灑過度等,抵抗力下降時,病毒乘虛而入而發病。呼吸道有病灶存在,如扁桃體炎,鼻竇炎,也易誘發本病。臨床分為3期。主要癥狀是鼻塞、流涕、伴有輕度的發熱、乏力、頭痛、食欲缺乏。在急性鼻炎時,切忌用力擤鼻,以免炎癥引起中耳炎或鼻竇炎。炎癥向下會發生咽喉、氣管、肺的炎癥。
2.過敏性鼻炎
多見于年齡較大兒童,臨床上有常年性和季節性兩種,前者為主。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常年性發病。癥狀相對較輕,呈間斷性或常年性發作。具鼻癢和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涕(如繼發感染,則轉為膿性)及鼻塞3種主要臨床表現。
3.季節性變應性鼻炎
又稱花粉癥,每年發病季節基本一致。以春秋兩季最易發病。花粉播散期每天鼻水自流、眼部紅腫、連續打噴嚏、鼻堵塞、鼻發癢,也有患者伴有胸悶、喉癢、咳嗽、哮喘發作。過敏性鼻炎可并發應性鼻竇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咽喉炎、分泌性中耳炎。
二、藥物治療要點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引起,可用0.5%-1%鹽酸麻黃堿滴鼻液收縮鼻部血管。病毒引起的鼻炎可用利巴韋林滴鼻液,有細菌感染則口服抗生素。過敏性鼻炎可局部使用激素治療,如丙酸氟替卡松噴鼻液,必要時配合口服藥和滴鼻液更佳。如有其他過敏性疾病,需一并治療,必要時采用脫敏療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或“作風”,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感冒常由各種病毒和細菌引起,但以病毒多見,主要表現為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咽炎臨床特征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急性喉炎臨床特征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
二、藥物治療要點
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試用利巴韋林,口服或靜脈滴注。若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奧司他韋口服。細菌感染常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其他如高熱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有驚厥者以鎮靜、止驚處理,咽痛服用咽喉片。
急性扁桃體炎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臨床分為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或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兩種,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全身癥狀較輕,可有低熱、咽痛等,檢查時咽黏膜及扁桃體充血、水腫、表面無滲出物。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熱、咽痛劇烈、吞咽困難、頭痛、、食欲缺乏、周身不適、便秘、全身酸困。局部以咽痛為主。
二、藥物治療要點
青霉素為首選。
三、常用藥物:酮替芬、鹽酸麻黃堿滴鼻液、阿奇霉素
支氣管炎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急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黏膜發生急性炎癥所致,大多數斷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發病可急可緩,多為急。咳嗽為主,可出現程度不等的氣促,伴胸骨后以緊感。咳嗽嚴重時還易引發嘔吐。全身癥狀為發熱、食欲下降、睡眠不安、嘔吐、腹瀉。年長兒可訴頭痛和胸痛。體檢雙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濕啰音,濕啰音或粗或細,大多是中等濕啰音,部位常不固定,主要散在下胸部。咳出分泌物后,啰音可暫時減少或消失。全身癥狀一般較輕,可發熱3-5d降至正常。感覺疲勞,影響睡眠食欲,甚至發生嘔吐、腹瀉、腹痛慢慢減輕有時會長達2-3周。身體健壯的小兒少見并發癥,但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患兒中,易并發肺炎、中耳炎、喉炎、鼻竇炎。
二、藥物治療要點
一般治療同上呼吸道感染。由于病原體多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生素。細菌感染時用內酰胺類抗生素,支原體感染則大環內脂類抗生素。對癥治療:袪痰藥,如N-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愈創甘油醚和一些中藥制劑;止喘藥,對喘嚴重者可霧化吸入沙丁胺醇等受體激動藥或氨茶堿口服或靜脈給藥。喘息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抗過敏,可用馬來酸氯苯那敏和鹽酸異丙嗪等抗過敏藥。
哮喘性支氣管炎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發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一般先有感染癥狀如發熱、咳嗽、不久即出現咳嗽、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類似哮喘的癥狀,病情大多不重,一般無呼吸困難、低熱、中度發熱、體檢兩肺滿布哮鳴音及少量粗濕啰音,叩診呈鼓音。有反復發作。
常用藥物:孟魯司物、丙卡特羅、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