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氣候干燥且晝長夜短,中華傳統中醫認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中醫所講的“心”指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及心理精神因素。
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產生煩躁情緒,此時心理養生不容忽視,保持平和的心態及愉悅心情,有益于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減緩新陳代謝、減輕燥熱感。抑郁煩躁時,不妨聽舒緩音樂,室內的裝飾也應采用淺色系,以保持良好的情緒。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寧靜。因此,夏季應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同時適當的午睡以補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午睡一般應在午餐后15—30分鐘,由于坐著睡和趴著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勞,因此午睡應以臥姿為宜。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小時左右為宜),臨睡前也不宜飲用酒、咖啡、濃茶等。
此外,很多人夏季依然堅持鍛煉身體,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過于劇烈,應以運動后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
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夏季養“心”小方法:
“三多三少原則”:“三多”即植物蛋白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三少”即脂肪少、糖少、鹽少。①多吃瓜類蔬菜:黃瓜、絲瓜、南瓜、西瓜等,都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②選擇富含鉀的食物:夏季容易缺鉀,人會感到倦怠乏力。可吃香蕉、柑橘、土豆、芹菜、綠豆、海帶、牛奶、蕎麥等含鉀豐富的食品。③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夏天出汗多,身體消耗水分多,每天要多飲水、多喝湯、多食粥。
夏季養心的幾個“最佳”
(1)最佳蔬菜:苦味蔬菜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含有豐富的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這類菜有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2)最佳湯肴——番茄湯。它又有營養,又可補足水分,一舉兩得。(3)最佳肉食——鴨肉。鴨屬水禽,性寒涼,夏季常見低熱、虛弱、大便干燥和水腫等,鴨肉特別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4)最佳調味品——食醋。它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欲。它還有很強的抑制細菌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殺死化膿性葡萄球菌。對腸傷寒、痢疾有預防作用。(5)最佳飲料——熱茶。它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
夏季療心“七字訣”
(1) “心善”。善良是心理養生一大營養素。(2)“心寬”。寬厚多恕,與人和諧乃防治心病良方。(3)“心正”——堂正清白做人。(4)“心靜”——內心平靜,平常自然。(5)“心怡”——笑對人生,自得其樂,化憂為樂。(6)“心安”——內心安詳、沒有憂愁。(7)“心誠”——心誠待人,取得人際間的信任和歡笑,有益防治心病。
北京樂氏同仁國醫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與南池子大街交匯處東南角
鄭州樂氏同仁國醫館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與福元路交匯處東北角
全國服務熱線:400—900—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