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聽樊登老師講《銷售就是要玩轉情商》,講到一個關于延遲滿足的案例,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非常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在4歲半的女兒心心身上也試試看。(文章最后附棉花糖實驗案例)
? ? ? ?昨天晚上去好朋友好閨蜜喜梅家聊天,喜梅給了心心一塊巧克力士力架。這個時候我想起了這個案例,于是對女兒展開這樣一段對話:
媽媽:"心,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巧克力士力架留下,放到明天早上再吃的話,明天晚上媽媽獎勵你兩塊巧克力士力架。你能做到嗎?"
心心:"嗯!那媽媽一會兒回家你先把巧克力放在哥哥看不到的地方,可以嗎?"(哈哈,這思考能力,怕哥哥吃掉!哈)
媽媽:"心,這個你放心,即使放在哥哥面前,哥哥也不會吃你的。"
心心:"那好,媽媽,那你回去把巧克力放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可以嗎?"
媽媽:"心,我們要玩的這個游戲是巧克力放在你面前你也可以做到不吃,等到明天晚上再吃,你能做到嗎?"
心心:(思考了一下)好的,媽媽。我能。
于是,實驗開始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上班之前,我專門把那塊巧克力放在了心心的餐桌之上。。。告訴兒子觀察妹妹。。。
晚上,女兒做到了,當我晚上9點多才到家的時候,那塊巧克力完好無損,女兒驕傲地高喊著: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同時,獎勵女兒的兩塊巧克力也到了女兒手中,一個自律、認真、有耐心的孩子!長大后一定可以成為影響他人的人!
附:關于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通常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目標,而放棄眼前的誘惑。擁有延遲滿足情商的人,他們的世界似乎比別人格外“幸運”。
【案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給一組三四歲的孩子每人發一顆棉花糖,然后主持實驗的老師告訴孩子們,老師會離開20分鐘,如果有人這期間不吃棉花糖,將會得到額外的一顆棉花糖,然后老師出去了。觀察發現,一些孩子很快就吃掉了棉花糖,但另外一些孩子則耐心地等到老師回來。接下來的14年里他們繼續跟蹤研究這些孩子的發展,發現那些耐心等待的孩子在美國的高考成績(SAT)比那些沒耐心的孩子高出210分,擁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和個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