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初春的下午,我沿著風情線向南,行走,觀望。
陽光多了暖意。
自祁連山流下的雪水,由南向北,曲曲折折,蜿蜒而來。
寒冬結的冰塊,逐漸消融。
近日春雪下過,在黨河峽谷,白雪,冰層,春水,相依相偎,踏歌而來。
它們共存于沙土之上,石子之中,向下滲透,向遠方移動。
遠處的鳴沙山,在午后的陽光下,如蓬萊仙境般薄霧輕繞,影影綽綽。
它起伏的山脊,如被溫柔的雙手輕撫一般,從來沒有危巖聳石,險峻難測,或許,大漠的風沙,修正著它的體型,常年的流動,令它不驚不懼。
山水共存,地老天荒。
它如黨河流水,日夜不息,涓涓而來。
沒有黃河的怒濤,沒有長江的激流,只專心一意,灌溉農田,澆花種樹,滋養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黨河____我的母親河,它是珍貴的,也是唯一的。
然而它不自傲,如謙謙君子,一心一意,做好自己。
向南延伸的風情線上,高大的挖掘機,推土機,卡車,正爭分奪秒的清理一年的於泥,板結的沙土。
河道旁邊,暗紅的柳枝,風干的蘆葦,默默觀看,不做一聲。
春天來了,連狗狗都懶懶的享受春光,在西斜的太陽底下,微瞇著雙眼,舒服地斜躺著。
三三兩兩的老人,安靜的坐在長椅上,曬著太陽,聊著心事。
這一切,如一幅太平盛世的美麗長卷。
沒有喧囂,沒有爭執,低言細語,默默漫步。
少了市聲,多了安閑。
只有兩個可愛的男孩,興奮地追逐,笑鬧,童聲清越,如同天籟。
黨河解凍了,春天回來了。
季節的交替令人振奮,春天的消息鋪天蓋地。
2017,注定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冬天蟄伏,春天種植。
中央一號文件,對8億農民的關注,令人感慨不已。流通,調整,國家重視,個人努力,會是一個好年成。
振興民族文化,如春雷般激蕩人心。
還等什么呢?惠民的政策出臺了,最好的機遇出現了,只等著你我,放開手腳,盡情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