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表達,有些為了論事說理,有些為了傳情達意,前者理性表述,后者感性傳遞,倘若錯位混淆,引出無盡煩惱。
理性者似乎缺乏情趣,凡事較真,沒有感情的語句令人覺著索然無味,即便作為聽者,也似乎少了某種細胞,你的幽默他無動于衷,你的調侃他全然接受,令你哭笑不得。
但是,因為認真,所以嚴謹,一絲不茍,值得托付,不生是非,雖也會因執拗而鉆牛角尖,耿耿于懷,卻會在真正明白后立刻釋然,恩怨分明,剛毅果斷。
感性者往往過于動情,處事少分寸,做人無原則,為求圓潤而不守規矩,一切都可以修改,一切都沒有定式,表達也多為流露情緒,因渲染而偏離事實。
不過,正因如此,才會顧及對方情緒,能夠體察而有度,得體不過分,猶如在彼此相處的摩擦部分涂上潤滑劑,設立緩沖區,得以避免沖突,保持良好關系。
你看,人無完人,想要處事理性,做人感性,說話得體而又做事牢靠,難。
于是,人們得出結論:有人話說的漂亮,事卻做不到;有人事做的到位,話卻說不好。
兼顧者鳳毛麟角。
所以,情商與智商,不可偏廢,同等重要。
以智商學會做事,由情商學會做人,智商教會我們該說什么,情商讓我們懂得不該說什么。
年近不惑,真正明白止語的意義,許多話,聽之一笑,爛在肚子里。無事生非尋煩惱,莫如獨酌樂逍遙。
一直以來,人們重視智商,以為只要事做成功便有幸福人生,殊不知,世界具有多樣性,不是黑白分明,而是五彩斑斕。既要專注做事,也要瀟灑做人。
如果說智商是成功的保障,情商,便是幸福的前提。
歸根結底,談情不論理,說理不動情,同時,在感性的世界保持冷靜,在理性的時候多一份熱情,看似矛盾,卻是智慧。
看太極圖便可知,黑白既分明,彼此又相融。
這本是一個說不清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愛恨情仇,便在這糾葛的情理中演繹,要么故事,要么事故。
人生,不也正因為說不清才有趣么?也許,看到這里,你已惶惑,不知所云。我不是傳道,也不為解惑,沒有標準答案指導你的生活,更沒有那個資格,只是給你提供一個多維度的思考,讓你品味自己的言行,回想曾經,若有所思,便是收獲。
別等到暮年再思索,因為,那時已來不及調整,來日無多。
一顆菩提心,消解煩惱意,人生復何求,淡然度來去。
編輯: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