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意外獲贈的一本書,比較用心的去讀完,不過卻沒在腦海中留下較深的印象,個人認為是相對普通的一本書,感覺和書的售價有點不相稱(市場價為59.00大洋),營養(yǎng)的價值不是很高。不過任何書籍,無論其好壞與否都是作者的嘔心瀝血之作吧,雖不是很認同作者的一些觀點,但最后還是為作者的努力點贊。
? ? ? ? 不可否認的是作者的知識面和閱讀面還是比較廣的,從整本書中,能看出作者的努力,引用了不同一些人的經典觀點,維度也相對比較寬泛,通過寬泛的閱讀面,把他人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面太寬,不夠精深和深入,有點拼湊、羅列和淺嘗輒止的感覺。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fā),我認為對于初學者而言,本書可能學不到技術層面的戰(zhàn)術性指導性的知識;而對于有經驗的產品人而言,可能會沒有得到些提高方面的指引,或是深入的延伸和指導,盡管作者在第1章里提出了關于產品的“道、法、術”的戰(zhàn)略層面的內容,但是個人認為指導性的意義不大;在書本的末尾,關于訓練的啟示或者是建議,給人的一種空洞的喊口號的感覺。
? ? ? ?本書一共8章,作者的思路是從產品的宏觀概念或哲學思維出發(fā),描述了產品的思想、精髓(如第1章是全書的總綱,產品的“道、法、術”),有點道法家的氣質,不過光有其形而沒有其神噢;然后到產品的行業(yè)分析、戰(zhàn)略制定(第2-3章);之后是產品的需求、設計、體驗和執(zhí)行(第4-7章);最后是產品經理的“職場修煉術”(第8章,如何通過勤奮努力并選擇有效的的工作方式從而獲得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從大的方向上看,作者采用的的總—分—細的層次關系,但是其表述的邏輯有些混亂,不夠深入嚴謹,并且對缺乏對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邏輯管理和深刻的案例分析。
? ? ? ? 當然,也并不是一點東西都沒有學到,作者關于需求的層次理論這一塊上,還是有借鑒意義的。我們習慣于馬斯洛層次的需求理論,但是這一理論的層次重疊性是很高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晰;而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是有其局限性的,針對不同的人群,需求的高低層次是不一樣的。本書中作者從卡諾模型延伸出來的用戶需求三個層次的劃分,對產品人而言還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 ? ? ? 這三個需求層次是: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興奮需求。如圖所示
? ? ? ? 第一級,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是最基本、最基礎的需求,如果產品不能滿足這個需求,那么目標用戶根本就不會考慮這個產品,所以基本需求就是產品經理必須滿足的需求。
? ? ? ?第二級,期望需求。期望需求并不是必須的需求,有些期望需求是連用戶直接都不太清楚的,但是用戶希望能夠滿足他們這部分的需求,越多越好。
? ? ? ?第三級,興奮需求。顧名思義是使用戶感覺興奮的需求,也就是產品提供給用戶完全出乎意料和超出產品用戶預期的需求。用戶會因為產品滿足了他這部分需求而感到驚喜,沒有的話用戶也不會抱怨。但是這樣的需求滿足得越多,用戶滿意度就會越高,從而增加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
? ? ? ? 在實際需求管理工作中,產品經理還是要首先滿足基本需求,再努力實現期望需求,到了這兩個級別的產品只能說合格,因為市面上大多產品都能做到,而產品的競爭力來源是興奮需求,也是區(qū)別平庸產品經理和優(yōu)秀產品經理所在的深層次需求,就看產品經理如何去挖掘。下面舉一個我看到過非常好也非常形象的例子,非常有借鑒意義和值得思考:
? ? ? 上面圖的描述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 ? ? ?本書中對我印象深刻的另一點是,作者在產品戰(zhàn)略闡述的時候關于所在公司DNA的問題思考。市面上產品千奇萬象,而能符合用戶需求并且?guī)碡S厚利潤的也十分之多,但是我們都要做嗎?不可能!那我們要做的是哪一塊?還是盲目的隨便選某一領域某一產品來做?也不可能。我們應該根據所在公司的DNA來做SWOT分析,需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的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所擁有的競爭力能為產品本身帶來哪些幫助;公司一定不能偏離本身所擅長的領域去做不擅長的事情。如騰訊本身是做QQ起家/發(fā)家的,擅長做社交產品,并且其一直也是社交領域的領導者,在社交一領域上強力的占據著用戶的心智,但是其去做電商領域的時候,卻不太成功甚至是失敗的。反過來,電商起家的阿里巴巴發(fā)展出來的支付寶也是一樣,一直在嘗試做社交領域上的事情,都沒能太成功,其基因決定了其優(yōu)勢及競爭力。
? ? ? ?總體而言,書一般般,卻也有其亮點的地方,期待作者更好的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