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錯覺:自己選的彩票,比別人選的好
日本的一家保險公司,發行了一批頭獎為500萬美元的彩票。之后,他們將彩票以每張1美元的價格賣給自己的職工。有一半買主的彩票是自己選的,另一半買主的彩票是賣票人選的。到了抽獎那天,公司專門調查了一下那些買了彩票的人,并對他們說自己的朋友也想買彩票,希望他們能轉讓出來。你猜,持有彩票的人會以多少錢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調查結果顯示,不是自己挑選彩票的人,平均每張票的售價是1.96美元;由自己挑選彩票的人平均每張票的售價是8.16美元。這說明,自己選彩票的人,相信他們的中獎率更高一些。
這種情況涉及心理學中的一個錯覺原理:對于那些非常偶然的事,人們以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這種感覺被稱為“控制錯覺”。這種錯覺的產生,是由于我們平常的生活都是由自己來支配的,因而人們就把這種錯覺擴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偶然性的事件有概率的約束,但具體到每一次的結果卻無法被控制。這就好比,別人給你買的彩票,和你自己買的彩票,從概率上來說中獎的可能性是一樣的,人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更相信自己“精心據選”的彩票更容易中獎。
正因為這種控制錯覺,很多人掉進了賭博的沼澤中,難以自拔,甚至頗家蕩產。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后,多提高點警惕,在遇到偶然性事件時,就不會那么執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