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五千年前,一位越女曾為楚國的王子撐船,王子華服貴衣,仙人之姿,越女只覺得自己蓬頭垢面,判若云泥,于是連偷偷瞟他一眼也不敢,只好自己在船頭邊劃邊唱:“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一首《越人歌》,唱出了多少單相思的男男女女的心頭愁緒。
單相思,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一位深受單相思折磨的男士給出了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答案:單相思,就是一個人做夢。這位男士叫家森諭高,是一位暫時借宿在朋友家的大齡離異單身無業人員,當然,偶爾他也找得到餐館服務員那樣的零工。
收留他的朋友別府司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不普通的是——他有一位好爸爸。別府出生在音樂世家,他的父親,叔叔,哥哥……都是有名的音樂家,相比之下,別府就顯得普通了。
看起來。兩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是如何成為好友的呢?其實,他們只是室友。另外還有兩個室友,世吹雀與卷真紀。
啊,四個人剛好湊一桌麻將?
不。
四個人,四重奏。
是的,雀是大提琴手,家森是中提琴手,真紀與別府分別是第一與第二小提琴手。作為被現實搓圓揉扁不斷打壓卻依然不能放棄音樂的四位音樂人,當他們彼此湊巧的相遇在一家KTV時,對理想的尊重與堅持令四人組成了甜甜圈樂團。他們一同住進了別府家的一棟別墅中,一同生活,共同練琴。同時,也在尋找演出的機會和工作,偶爾也會在街頭freestyle一段。
說起來,四人的相遇十分奇妙。卷真紀經常去一家KTV練習小提琴,一天,當她像往常一樣收拾好琴準備離開,卻發現對面的三扇門同時打開了,門后分別是——世吹雀、家森諭高、別府司。四人彼此之前并不認識,卻剛好在那天拿著各自的琴相聚在了一起。
人生,真的會如此巧合?
這怕是提前寫好的劇本吧!
這確實是一個劇本,不過書寫它的人并不是老天爺,而是妄圖靠近真紀的三個人,他們各自早早在KTV做好了埋伏,只等相遇的這一天。
三位互不相識的獵人懷著不同的目的來到真紀的身邊——世吹雀是受人之托來調查她;窮途末路的家森則是來計劃敲詐她的錢財;與他們兩個不同的是,別府,是在漫長的暗戀之后,終于鼓起勇氣來到她身邊。
真紀卻天真的認為這是老天的安排,在一次又一次經歷過生活的陰霾后,她覺得自己終于還可以再次被音樂拯救。
圍繞在這個風暴中心的真紀,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她是純良無害嗎?還是一位毒婦?不然家森和雀為什么接近她?
拋開這些,讓我們看下本劇的班底。
本劇的編劇是寫出曾紅極一時的熱劇《東京愛情故事》的坂元裕二,在《四重奏》中,他繼續展現著他獨特的敘事方式,并創作了極具個性的臺詞金句。一如既往的沒有令人失望,不,一如既往的令人贊嘆。完全相信,此劇是“東愛”之后的又一經典之作。
卷真紀的扮演者松隆子真的是把這個角色演繹的“舉重若輕”。要知道,如此復雜的人物并不是一兩個詞語可以定義的。你往往可以在她身上看到很多矛盾的地方——仁慈與自私,殘忍與慷慨,智慧與膽怯。可以說,她是本劇“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作為“第一梯隊”的其他選手,顯然滿島光飾演的世吹雀,高橋一生飾演的家森諭高,松田龍平飾演的別府司有點靠顏值“上位”的嫌疑。只是他們并不是只是“花瓶”。三位的表現各有特點。題外話,聽說高橋一生演屎你們也會去看,所以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滄桑的大叔家森諭高呦。還有純情明凈的光妹,害羞內斂的松田龍平。值得一刷。
不過,全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打醬油的配角——有朱。
作為一個穿針引線的“小惡魔”,有朱的出場并沒有多少,但卻是場場抓人,特別是最后挽著高富帥男友的胳膊去看主角們的演唱會,對炒了自己的老板娘亮著手上的戒指說:“人生,真是容易的很吶!”的樣子真的是,可愛吶!要我說,女孩子做得了這樣的“惡魔”的話,還是不要去做白蓮花了。
同樣令人過目不忘的配角還有:卷真紀的婆婆,騙子鋼琴家,只有一封來信的小提琴手……劇中的每個人物都如此立體鮮活,有血有肉,幾乎每個配角都可以獨立成劇,放在劇中卻不多占一點地方,反而激發出各位主角的不同人生觀價值觀,真的不得不感嘆編劇的高超手法。
本劇以懸疑做引子,用“全員單戀”做噱頭,拿了古典樂打底,但又不忘插入美食介紹,真的是兼顧各種細節又沒有丟失了主心骨,堪稱完美。
而實際上,全劇一直在灌輸的思想是“不完美才是完美”。比如單相思這件事,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怕是酸澀又悲傷的。特別是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戀愛也似乎邁入了快節奏中,默默的喜歡一個人并持續的付出,而連告白都沒有,好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四位主角卻“甘之如飴”。嘴上說著“單相思就是一個人做夢”,“我盡量讓自己不要喜歡上別人”的家森卻會為了喜歡的人改變自己的“飲食喜好”,只為不留痕跡的裝作順便帶了她喜歡的一份外賣。還有“喜歡到忘記自己對他的喜歡”的雀,堅持了多年暗戀的別府司,(不要問我真紀暗戀誰,這個我真的猜不出來)。全部主角都在單戀,多特別的編劇才敢這樣寫故事。
但我認為,這樣的情節設定恰恰是這部劇所需要的。因為,對于人生而言,夢想也不過是一場不能放手的單戀吧。劇中的四個人,似乎都是別人眼中的“loser”——大齡單身,離異無子,婚姻破裂,童年凄慘。可是他們同時又是“winner”:因為他們一直沒有放棄對自己的夢想——音樂的堅持。即使沒有家人的支持,即使為了糊口要穿著卡通人物的衣服演奏曲目,即使開了演唱會卻被觀眾扔塑料瓶子……他們依然堅持自己的音樂。雖然夢想并沒有帶給他們財富與成功,但能在這種情況下還選擇為夢想付出一生的人,更值得尊敬吧。這,也是單相思的美好之處吧。即使你不會回應我,可是喜歡你這件事已足夠令我幸福,甚至令我觸摸到了生活中的小確幸。而在本來已經特別艱辛的生活中選擇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對美的人與事物的追求的每一個人,也真的好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