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知識變現”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很多人通過寫作獲得不菲的收入,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這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寫作者行列。輸出的前提是輸入,寫作的基礎是閱讀。其實說到底,閱讀和寫作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成功的作家皆為讀書家”。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讀書。不信,勤勞的你不妨合上剛剛讀過的書,想一想:
書中講了什么內容?
核心觀點是什么?
自己有什么收獲?
……
十有八九你可能回答不出來。這樣一來,如何讀書,如何高效讀書本身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就推薦幾本提高讀書效率,通過讀書進行思想輸出、知識生產的書。整個書單按照基礎入門、有效閱讀和思想產出的邏輯排列。建議順次閱讀。
跟它學語文思維——《文心》
這是閱讀、寫作領域的入門之作、基礎之作,也是經典之作。豆瓣評分9.1。作品寫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曾風靡一時,自出版以來長銷不衰。兩位作者葉圣陶、夏丏尊是知名學者、作家和教育家,也是兒女親家。這本書是兩位老人給自己兒女的結婚禮物,絕對是良心之作。
書中用故事的形式形象講解了中文學習的所有知識,介結了讀書、做讀書筆記、寫日記和練筆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給我們提供了“語文思維”這一思維方式。“作文同吃飯、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間缺少不來的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作者認為,文章分為“知的文、意的文和情的文”,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目的,起到不同的效果,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閱讀和寫作。
作者說:“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這完全可以應用到我們閱讀做讀書筆記和寫作的過程中。
不論讀書還是寫作,都應該先讀一下這本書。它不僅可以教給你讀書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培養你的語文思維。
這樣做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豆瓣評分9.1。作者奧野宣之把讀書過程結構化,分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應用五個環節,這五個環節又可以分為讀書前、讀書中和讀書后三個階段。不論五個環節,還是三個階段,都是圍繞讀書筆記展開的。
其中,讀書前階段包括兩個環節選書和購書,通過制作讀書清單,結合讀書筆記,可以掌握選書購書的主動權。
讀書中階段,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這個階段包括兩個環節:讀書和記錄。本部分詳細介紹了“摘抄+評論”式讀書筆記的制作方法,這種筆記以思想輸出為目的,改變傳統讀書法一味追求讀書過程、速度和數量的不足。為接下來的思想輸出積累素材,做好準備。
最后是讀書后階段,運用讀書筆記提升自我。這也是讀書五環節中的最后一環,活用。在以思想輸出為目的的讀書過程中,“活用”這個環節是最重要的一環。通過反復重讀筆記,與主題閱讀等形式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筆記閱讀法的目的,持續進行思想輸出了。單列一章講解的19種閱讀技巧總有一種適合你。
正如作者奧野宣之所說:“這本書就是指導你用好筆記,經過規劃、梳理,學習怎樣選書、怎樣讀書和怎樣把書中的內容刻在腦海里并加以活用,然后把這些做法轉化為實用可持續,并真正屬于自己的技巧。”這是一本經典暢銷書,僅2016年到2018年之間,就印刷了12次。
這樣整理讀書筆記——《如何有效整信息》
豆瓣評分7.1。這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姊妹篇”,解決了如何運用“一元化信息法”進行知識生產問題。所謂“一元化信息法”就是把想讀的書和讀過的書都記在同一本筆記本里,不設分冊。“只要在這里找,就一定能找到;在這里找不到的話,那就是沒有”。“一元化信息法”具有一元化、時序化和索引化的特點。把收集到的素材經過咀嚼、發醇、頓悟和具體化的生產過程,就可以轉化為思想輸出的成果。在講解了運用“一元化信息法”收集讀書知識的內容以后,作者奧野宣之把這種收集知識生產素材的方法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本書其實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延伸和擴張,雖然也是圍繞筆記展開,但已不僅僅限制在讀書領域,而是擴展到整個生活領域。如果說《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筆記涵蓋整個讀書過程的話,這本書就是一本讀書筆記涵蓋整個生活。用一本筆記收納整個生活,進而進行知識生產。
89種技巧總有一款適你——《高效能閱讀》
豆瓣評分7.9。作者原尻淳一通讀上百本如何讀書的書,提煉總結出89種讀書技巧,分七章介紹。內容涉及如何讓一個人從對讀書沒有興趣到熱衷讀書;如何創造讀書環境;速讀技巧;如何進行知識產出;如何構建用于產出的數據庫等等。
這本書可以作為上面幾本書的補充,在形成語文思維,掌握如何做筆記、整理筆記,如何應用筆記進行知識產出的基礎之上,再有效運用本書中的一種或者幾種讀書技巧,定讓你的讀書生活充實而收獲豐富。
學習閱讀繞不過去的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
相比較前幾本書來說,這本書有點難讀,但確實是閱讀領域里的經典,2004年1月至2017年間,共印刷了33次,豆瓣評分8.4分。
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者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是為那些想要把讀書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
閱讀的目的決定閱讀的方式。作者艾德勤和查爾斯·范多倫把閱讀的目的分為三類:獲得資訊,增強理解力和娛樂。本書所講的閱讀藝術,是為了增強理解力而寫的。獲取訊息式閱讀和增強理解力式閱讀之間的區別,就是記得住什么事情和解釋了什么事情之間的區別。或者說,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只是運用了記憶力,那么你就是獲取信息式閱讀。
作者把閱讀過程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層層遞進,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任何一位想通過閱讀書籍來提高理解力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幾個月前,我參加了鼴鼠的土豆老師的寫作課,在土豆老師的推薦下簽約了讀書平臺,實現了寫作變現。在講書稿和書評的寫作過程中,我發現最大的難點還是閱讀,還是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讀書方法問題。只要把書讀懂了、理解透了,引題、破題、作者介紹、邏輯主線、亮點解讀和立意升華都不再是問題,書評和講書稿的寫作也都不再難事。環顧我們四周,很多不是沒有追求幸福的愿望,而是沒有追求幸福的能力。讀書也是這樣,許多人讀了很多書,但因為方法不對,白白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卻收獲了了,以上書單也許會對你形成自己的讀書方法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做個既勤勞又有技巧的讀書人吧,那時讀書定能為我們追求幸福生活助一臂之力。
更多精彩:數峰無語(shufengw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