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集中網絡培訓統編二年級語文教材。收獲頗多,需要慢慢消化。
整理一下關于課外閱讀的學習和自己的一些體會:
目標和要求? ? 低段孩子的課外閱讀總量不能少于5萬字,整個小學階段不能不少于145萬字。
閱讀興趣 ? 孩子首先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有一天中午我給孩子們講《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孩子們特別安靜地聽,沒有一個孩子走神,沒有一個講話,聽到“沒頭腦“和”不高興“好笑之處,孩子們“哈哈”笑后,會繼續接著安靜地聽。我想平時有媽媽對我說孩子不喜歡看課外書這應該是不成立的。我們可以選孩子喜歡的書,當我們要求孩子看書的時候,也可以陪著孩子看書,可以是同看孩子的書,也可以是你自己的書。家長愛書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榜樣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你一邊對孩子說:“快去看書,你們老師說了每天要看書喲。”自己一邊玩著手機,打著游戲,看著電視,那你的要求是蒼白無力的,孩子肯定沒法看進書,如今的電子產品的誘惑也大。所以,要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
習慣? ? 喜歡閱讀還要有好的閱讀習慣。二上語文園地一畫面中兩個小朋友的交流:一個小朋友們說:“每次拿到書,我都要看看書的封面,找找書名和作者。” 拿到一本書,先要對它做一個簡單的了解。這是閱讀的一個好習慣,另一個小朋友說:“每次讀完書,我都小心地把書收好,不把書弄臟。”愛惜書籍也是好習慣。新書一到,就給它穿一件衣服保護它。教會孩子正確翻書,不把書角弄成難看的卷發。讀書讀前先洗干凈手,不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不看的時候用書簽放在所看到了的書頁里。
計劃 ? 閱讀整書時,先做一個讀書計劃,每天讀多少頁,多長時間多完這本書。堅持按計劃執行,
記錄 ? 每天看了書后做一個簡單的記錄,今天看了哪頁到哪一頁,學到了哪些詞語,認識了哪些生字。因為閱讀也是識字好好方法之一。
交流 看完書,一定要有分享和交流。分享與交流是把看到的內容通過語言的方式輸出,是培養孩子組織語言的能力,也鍛煉孩子和大家溝通的能力。輸出的學習方式比輸入的效率更高,當孩子能夠將所看到的書以各種方式去輸出,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識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