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考試需要一個良好的營養狀況及身體狀態,所以在臨近考試期間,對于營養的調整不宜太過“劇烈”,可以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其富含的鉀、鈣等有利于考生調試好精神及身體狀態,平和心境。另外,考生飲食還有一些原則,今天介紹考試期間飲食的三大要點:
1.主食特別重要
即使是在安靜放松的狀態下,大腦也是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之一。研究表明,在緊張的考試期間,思維活動及精神壓力都會使大腦消耗更多的氧,即能量代謝增加為大腦提供能量的物質主要是葡萄糖。它主要來自富含糖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主食(谷類、雜豆類和薯類等)和水果。所以,一日三餐應保證攝入充足的主食有助于維持大腦最佳狀態。
考生的主食,首先,要夠多,每餐100-150克(干重),既要吃飽又
不要吃太飽。其次,主食要粗細搭配,比如二米飯(大米+小米)、黑米飯(大米+黑米)、紅豆飯(大米+赤豆)、綠豆飯(大米+綠豆)等,有助于維持較長時間的血液葡萄糖供給。最后,盡量少喝粥,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喝粥不但會降低主食攝入量(干重),而且不利于維持血液葡萄糖的長時間供給。
2.餐餐都有高蛋白食物
魚蝦、肉類、蛋類和奶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是考生食譜中必不可少的。這些食物營養價值高,對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尤為重要。面且,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有助于維持持久的體力和身體狀態。雖然高蛋白食物不能直接為大腦提供葡萄糖,但高蛋白食物與主食搭配食用,可以使大腦得到更充足的葡萄糖供給。因此,建議餐餐都要有一二種高蛋白食物。
不過,這些高蛋白食物往往也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消化負擔,影響大腦功能,不利于考場發揮。
選擇高蛋白食物時,首先,要注意適量。大致推薦數量是奶類每天250克;雞蛋每天1個;魚蝦類每天100克;肉類每天50-100克。其次,要選擇低脂肪的品種,如低脂牛奶、蝦、雞蛋清、豬瘦肉、瘦牛肉、雞脯肉等,以避免攝入太多脂肪。
3.飲食要清淡
考生的飲食既要增加營養攝入,又不要增加消化負擔,清淡飲食是不二之選。
所謂“清淡”,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
首先,主食要清淡。以米飯或雜糧米飯、饅頭、面條等為主,避免漢堡、油條、油餅、桃酥、餅干、方便面等。
其次,肉食要清淡。要避免選用排骨、烤肉、紅燒肉、肥牛、肥羊、鴨肉、鵝肉等高脂肪肉品。在烹調方法上,要注意少油少鹽,不要用油炸、紅燒、煎烤等方法,盡量用燉煮、燜、蒸、炒等烹調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量。蔬菜每天300-50
克,以綠葉菜、番茄、青椒、蒜薹、西藍花、胡蘿卜等為主。新鮮水果每天200克,品種隨意。
除上述三點外,還要注意:①適當選用豆腐、豆腐皮等既高蛋白又比較清淡的食物;②不要突然改變考生的飲食,讓他們吃自己熟悉的食物;③注意飲食衛生,保障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