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擔任春禾評委,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苗族女孩。她是銅仁市第二中學石梅《松濤苗族服飾研究》,當她走上ETS的舞臺時,一陣風鈴的響聲伴隨著一身靚麗的苗族服飾。
? ? ? 石梅本身就是苗族,她對苗族的文化非常感興趣,但看到苗族的語言,婚嫁,服裝隨著經濟的發展慢慢消逝,她覺得很難受和很可惜,所以她就選擇了這個課題。這個課題題目選擇來源于她自己的生活以及她自己思考,立意好,有社會價值和對現在如何發展民族文化指導意義。
? ? ? 可貴的是她在研究過程中把目光由服飾轉到習俗,以及對苗族文化發展的思考,研究課題過程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并且在研究過程中流露出對本民族文化的喜愛和眷戀,自豪,從而立志獻身于苗族文化,她甚至還說“長大后,她要和苗族青年結婚,教自己的孩子說苗族語言,想辦法讓苗族的文化發揚廣大。”
在研究中尋找自己民族的源頭,在研究中找到自己民族的自信,在研究中對自己未開有一個模糊的定位。我覺得這是研學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意義所在。在寄語中我給這個孩子的評價就是“一個有根的女孩,希望苗族文化因為有她而發揚廣大,因為有她而越來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