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不得不服,有個別人在投胎時,可能上帝忍不住吻了Ta的腦子,真是特別聰明。
《神雕俠侶》里就有兩個絕頂聰明的人,一個是黃蓉,一個楊過。
兩人曾有一次短暫談話,腦子動的烏飛兔走,電光石火,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楊過在大勝關英雄大會重逢郭靖夫婦后,曾與黃蓉有過一次獨談,正聊著時,郭芙跑了過來,叫道:“媽,媽,你猜是誰來了?”黃蓉笑道:“今兒天下英雄聚會,我怎知是誰來了?”突然心念一動,歡然道:“啊,是武家哥哥的師伯、師叔們,這可多年不見了。”郭芙道:“媽你真聰明,怎么一猜就中?”黃蓉笑道:“這有何難?武家哥兒倆寸步也不離開你,忽然不跟著你,定是他們親人到了。”楊過向來自恃聰明機變,但見黃蓉料事如神,遠在自己之上,不禁駭服。
黃蓉又道:“芙兒,恭喜你又得能多學一門上乘武功,就只怕你學不會。”郭芙問道:“甚么武功?”楊過沖口而出:“一陽指!”郭芙不去理他,隨口道:“你懂甚么?媽,是甚么武功?”黃蓉笑道:“楊大哥不已說了?”郭芙道:“啊,原來是媽跟你說的。”
黃蓉和楊過都微笑不語。黃蓉心想:“過兒聰明智慧,勝于武家兄弟十倍。芙兒是個草包,更加不用提。他知一陽指是一燈大師的本門功夫,武氏兄弟的師叔伯們到來,憐他兄弟孤苦,定會傳授,而他哥兒倆要討好芙兒,自是學到甚么就轉送給她甚么了。”郭芙卻好生奇怪,媽媽干么要將此事先告訴了楊過,難道真要將我終身許給這小叫化嗎?想到此處,不由得向楊過白了一眼,做個鬼臉。
聰明人對話,不用啰里啰嗦,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就已會意,真是利索。
二
那么楊過為什么這么聰明呢?
我們來看看“聰明”這兩個字:
聰:它的字形是耳聞而循心通上,直到鹵門。指的是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明察真假。
明:它的字形是一日一月,清晰照臨四方。指的是眼見事物而立刻能明白其中規律。
聰與明,合起來就是指清晰覺察的能力。
楊過這類人,他對人的心理、舉動能敏銳地捕捉,并覺察到其中的正確邏輯,從而提煉出規律性,所以表現的總是反應迅捷、一語道破。
西方也有一種類似的觀點:天才是什么樣的人?就是Ta有能力連接無法連接的事實,將之錯置并列,看出他人所看不到的關聯性。
像郭芙,她就缺乏這種能力,見人見事只看其表。而楊過,就能迅速從蛛絲馬跡中洞察出其中的關聯、邏輯與規律。所以,在他人看來——“過兒聰明智慧,勝于武家兄弟十倍。芙兒是個草包,更加不用提。”
三
小時看歷史書,有一個曹操的故事:說他小時候狡獪頑皮,他的叔叔可能比較傳統古板,看不過去,就老是向他父親告黑狀。小曹操就免不了一頓頓的胖揍。
于是曹操懷恨在心,就想出了一個點子:有一天,他在花園玩耍,看到叔叔快過來了,于是假裝口吐白沫,栽倒在地,好像癲癇發作了一樣。他叔叔趕緊喊人過來救護。結果曹操爸爸趕來一看,兒子哪里重病了?正玩耍的興致勃勃,一臉天真無邪。從此,叔叔再告曹操的狀,曹操爸爸就不信了。
這個事呢,就作為史學家們證明曹操奸雄性格的力證了:這么小的孩子,就能有這樣的算計與演技,真是個天生壞胚子。
其實狗子黑覺得,倒也沒有這么嚴重。
曹操這種小孩,其實就是很聰明,能夠洞察人的心理,然后做出反應,引導事情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很多小孩子都干過類似的事,只是沒曹操膽子這么大罷了。
比如狗子黑有一個小兄弟,多年以前,他還是三四歲的小孩子,有一次他親叔叔帶他玩,路過影碟店,逛了進去,拿著一個奧特曼的碟子不舍得放下,抬頭對叔叔說,叔,我還沒有這個奧特曼哩。
叔當時心里就嘩啦嘩啦了,買!
雖然工資菲薄,也得趕緊買!
大家聽說后,都說這孩子聰明。
狗子黑更是佩服,自己在他這個年紀,絕對說不出這話。
還有一個小兄弟,七八歲,腦子轉的更快。比如想讓你抱著他轉圈圈,他會怎么說?
你猜。
答案是:“狗子哥哥,我猜你肯定抱不動我。”
四
小時看到曹操、楊過的故事,佩服的很。感覺他們是真龍天子下凡,命中注定的大人物,從小就出手不凡。
現在再看,仍然佩服,但是卻沒有之前的盲目了:
聰明當然是一種少見的天賦,但是我們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聰明孩子啊。就算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必然有一個孩子擁有特別聰明的天賦。Ta的聰明可未必比曹操差,比楊過差。
但是伴隨著人生的成長,閱歷成了一種更重要的能力——曹操祖父是太尉,20歲就在中央國務部門任職,沒多久又擔任洛陽北部尉,這可是掌管首都紀檢的官職,手中有實權,手底下有兵與密探。凡“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在這樣的位置上鍛煉,自然讓聰明的曹操越來越如魚得水,越來越精于世道。
而當年和曹操一樣聰明的庶民小孩,那些撒尿玩泥、飛車走狗的玩伴們,可就越來越拍馬難及了。
但這并不是說他們變蠢了,而是閱歷與協調資源的能力遠不如曹丞相了。
就像很多農村的村支書,別看表面土里土氣,你真深接觸,那真是聰明,魄力也大,手段也足。但是因為見的世面有限,經過的局面有限,于是表面上好像不太上得了大場面。
但若有風云突變,正是從他們當中走出了劉邦、朱元璋、曹錕、張作霖、韓復榘。
五
最近鳳姐寫了一篇《羅玉鳳:求祝福,求鼓勵》,講述自己十年奮斗歷程,刷爆了朋友圈。
先不論當事人,只聊聊我們這些吃瓜看客們的心理:
我們的心態其實很有問題,
一邊聽得一耳朵就信以為真,盲目迷信地推崇楊過、曹操這樣際遇過人的聰明人;
一邊獵奇窺探那些斷章取義的報道,否定、嘲笑鳳姐、芙蓉姐姐這樣的小人物。
而當塵埃里突然開出了花,大家又紛紛驚嘆這是奇跡,路轉粉贊嘆當事人的勵志劇情。
其實,居山峰之高如楊過、曹操,處江湖之遠如鳳姐、芙蓉姐姐,都是紅塵之下的人生歷程。
前者大起大落的精彩人生固然值得敬仰,后者在泥沼中的苦苦掙扎,又怎不值得尊重?
兩者同樣是在自己人生中奮力前行。
假若當年,楊過沒遇到郭靖夫妻,從小在嘉興當流浪漢,就活該被欺負鄙視嗎?
后來練就神功,號為神雕大俠,就該讓我等獻上膝蓋、仰視迷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