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要做選擇,但不見得我們都會選擇。
小美剪了短發,真心講沒之前的好看。她后悔了。
我安慰她,換換新發型挺好,你是早決定要剪的吧?
她搖頭,沒想過要剪,只是理發師說我頭發太長分叉多,建議剪,剪了會很好看又好打理。我下不了決心,他就咔嚓剪了,現在還各種不適應。
聽了,我心里不禁感嘆,你不選擇,別人就會幫你選擇。
幸好這是小事,沒什么太大損失。但有些錯誤的選擇會讓你感覺錯過幾個億。
有個客戶不止一次跟我提起,大概十五、六年前,他朋友以房抵債的方式還他十多套房子,當時均價800,一套也就八、九萬,但那個破地方,唯一一條通往市區的主干道都要收費。他不看好,等房價升到1000左右就全部賣掉了。誰知處理掉這些房子后,房價卻像雨后春筍般節節上升,如今均價過萬有余。
他說的地方正是我住地,地鐵正在修建,房價勢不可擋地飆升。所以每每見我,他都要舊事重提,說如果房子留到現在,可以少奮斗十幾年,真是悔青了腸子。
但沒有如果了,后悔也沒用。就像周星馳那橋段“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既搞笑又發人深思。
我們從來不缺乏選擇的歷練,為什么很多時候還是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對于選擇,我們大多傾向于不是A就是B,往往忽略了去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家小男生現在就不會中這圈套,問他選擇洗碗還是洗衣服,他會說,我兩樣都不選,我要去倒垃圾。好吧,他贏了,倒垃圾是最輕松的活。
有時我們對兩難選擇猶豫不決,廣泛征求意見后,覺得誰說得有道理,就采取誰的意見,自己完全沒有主見。
而有時我們對自己判斷又過于自信,比如我上面說的客戶,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這地段的樓價不會上漲,毅然決然拋售了后來證明可以賺大錢的房子。
情緒也是影響我們選擇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憤怒時作決定,往往是不理智的。這就是為什么一個平時和善的人竟然會在沖動時大打出手,甚至殺人。沖動是魔鬼,所以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那么問題來了,要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可以采取四步決斷法。
01拓寬選擇空間
拓寬選擇空間,簡單來說就是開闊思維,從多個角度去決策。
下面這個問題就很有啟發。
某日下暴雨,你開著車看到三個人站在路邊,一個是身體看上去很弱的老婆婆,還有一個是曾經救過你命的朋友,另一個則是你的夢中情人。
但是你的車上只有一個座位,你該讓哪個人搭你的車?
如果局限于選擇的本身,無論我們選誰都有遺憾。
有人建議:把鑰匙交給朋友,讓他載著老婆婆先走,自己留下來陪夢中情人等車。
拋開所有選項,兼顧到了每個人,這答案是不是很棒?
這也叫橫向思維,突破問題的假設條件,產生新的設想,然后得到最佳的決策方案。
02檢驗,小試錯
我很喜歡吃桃,各種桃,見到桃想也不想就買,結果有次買了一大袋酸溜溜的毛桃。
吃一塹長一智,下次再買,我就提出能不能試吃,并問買了的顧客好不好吃,即使決定買了,也是先買幾個,好吃了再來買。
這樣就能把因錯誤選擇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03轉換時空
在生孩子氣時,我經常會問自己,這件事三天后,三個月后,甚至是三年以后我還會生氣嗎?當然不會,生氣就神奇地消失了。
這個方法同樣可以用在選擇上,我決定這樣做,一個星期,一個月或者一年以后,會后悔嗎?多問自己幾次,就會有比較明確的決斷。
也可以設想,把這選擇放到朋友身上,他會怎么做呢?或者干脆向他征詢,當然最終決定還是自己,對方意見僅作參考。
04做好應對準備
在行動中我們免不了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難,只有做足應對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
一個去北極探險的冒險家說過,如果我不是在出發前預設種種危險的因素,并想好應對方法,早就死在那里了,還哪里有成功。
確實是,機遇總是青睞于有準備的人。所以決策前我們既要想象成功也要想象意外如何應對,更要想象萬一失敗了如何挽回損失。
正確的選擇帶來好結果,錯誤的選擇帶來壞結果,人生可以說是不斷選擇的結果,以上關于選擇的一些感悟,希望給你帶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