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是中國足球一直以來的目標和口號,然而口號喊了許多年,成績卻依然慘淡。除了2002年在神奇教練米盧蒂諾維奇的帶領下奇跡般地入圍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之外,國足與“走向世界”的目標一直是漸行漸遠。
起步晚,基礎弱,青訓不給力,隊員無斗志,鋒無力,運氣差,場地差,裁判差……國足屢戰屢敗的原因多的數不過來,仿佛所有的足球弱勢特點都被國足給聚攏了過來,就是這樣一支球隊,在“挺進世界杯”的道路上止步不前,讓人完全看不到希望。
然而,就像如今的“盛世中超”一樣,只要有了資本的驅動,就沒有扶不起的阿斗。
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無限前景的市場潛力,這些都為國足的騰飛做了最好的鋪墊。
自從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后,中國舉辦國際大型賽事的水準與能力便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與認可,國際足聯自然也盯上了這一點,如果能讓中國舉辦世界杯,那一定是一屆完美的賽事!如果讓中國參加世界杯,那一定是一屆賺翻的盛會!
國際足聯發言人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有能力舉辦世界杯,并十分歡迎中國申辦世界杯??墒呛苓z憾,在2009年,中國足協明確表明放棄申辦2018年及2022年世界杯賽事。
落花有意,奈何流水無情。不過時間還長,畢竟還有2026年世界杯。雖然國際足聯2007年調整規則,規定舉辦過此前兩屆世界杯的大洲,不允許再有國家申辦世界杯。由于2022年世界杯舉辦地卡塔爾為亞洲國家,因此從規則上來講,似乎已經將中國申辦2026年世界杯的路給堵死了。
不過即便如此,亞足聯秘書長索薩在接受《體壇周報》采訪時仍然表示,“中國有承辦世界杯足球賽所需的一切,有基礎設施、有競賽場地。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在申辦世界杯的問題上,不能拒絕中國(申辦)”。
足以看出國際足聯對于中國足球有多么的“厚愛”。
既然讓中國舉辦世界杯看起來并不那么容易,那么干脆就走另一條路吧,這幫精于算計的老外又開始策劃“幫助”國足打入世界杯……
2018年世界杯預選賽,國足在突破外圍賽之后,亞洲區40強賽的抽簽“意外”地抽到了一支上上簽,除了卡塔爾之外,馬爾代夫、不丹純屬魚腩,中國香港則是自己的小弟。
這樣的簽運,還能出不了線進不了12強賽?
誰曾想,還真不一定能!要不是最后階段澳大利亞、菲律賓和伊朗等國家聯合開展了一系列“拯救國足”行動,國足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創造奇跡。從這個角度來說,把國足送進12強,國際足聯實實在在調動了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伙伴……
可是創造了奇跡又能如何呢?
這樣一支從不會給人希望的球隊,在12強賽首戰“雖敗猶榮”的輸給韓國之后,國足便正式拉開不勝序幕,甚至在自己的主場連戰亂國家敘利亞也無法戰勝……
最終,國足再次把自己逼到了絕路上,對于2018年世界杯,已經僅僅存在理論上的希望,理性一點來說,其實早已無望。
在目睹了國足一系列表現之后,一直想把這位阿斗給扶起來以求賺點小錢的國際足聯,實在是愁壞了腦子。依照國足的戰斗力,2022年世界杯恐怕也是依舊無望,那么,究竟該咋辦呢?
終于,國際足聯一狠心,一咬牙,一憋氣,憋出一個大招!
2017年1月10日,國際足聯正式宣布,從2026年世界杯開始,世界杯參賽球隊將由目前的32支球隊擴軍至48支!
中國隊,國際足聯只能幫你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