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小孩子安排和奶奶一起睡覺,在睡覺的時刻,小兒子又哭哭鬧鬧的要和我睡覺,然而當時的我還有很多功課還沒做,內心就有點焦躁 ,就問他為什么不跟奶奶睡覺,孩子哭哭的說,我就是不想跟奶奶睡覺,我就想跟媽媽睡覺。當覺察到自己焦躁的心,無法好好問話時,立馬深深的吸氣,緩緩的吐出,回歸中心,當自己調整到平和的狀態的時候,突然間內心就有一個聲音出來,就問寶貝,寶貝你是不是特別愛媽媽呀?寶貝說是的。我問那你和我睡是為什么呀?(以前趁機就會說你愛我,那你就體諒一下媽媽和奶奶睡吧,以前的我只關注自己在世上面的目標,卻忽略了眼前活潑可愛的孩子的內心的需求)寶貝說我喜歡媽媽!我說你是要表達你對媽媽的愛嗎?寶貝說是的。我就問寶貝你愛媽媽那你愛奶奶嗎?他說我也愛奶奶,我說那你每天都要和媽媽睡把全部的愛都給媽媽,你能不能也把這份愛分一點給奶奶呢?一天跟媽媽睡一天跟媽媽睡一天跟奶奶睡呢。寶貝回答說好的。雖然實際行動上,孩子最終還是選擇了跟我一起睡,然而我的內心是歡喜的,因為這是孩子對我的愛而不是我的負擔。
經由這個訪問,我發現了訪問的藝術不僅是給對方帶來了良好的感覺,更是給自己帶來了良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