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1、職業是一種通過滿足他人需求獲得收益,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社會交換方式。
2、三個關鍵點:滿足需求、獲得收益、社會交換方式。
二、職業發展CD模型
1、個人:能力—需求 ? ?組織:需求—回報
2、先跟后帶
3、好的職業心態,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
三、自由職業態
1、自由職業的本質,長遠來說是“擁有做成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和資源”的自由。
2、自由職業態的能力模型:產品、媒體、運營。
3、好的組織是人人努力提高能力,組織努力提高舞臺。
4、個人和組織的最好關系,就是自由職業態。
總結:職業是一種社會交換形式,更重要的是誰需要你,持續產出什么價值。CD模型描述了人和組織的相互依存的互動。最好的關系是自由職業態,需要你有“一個人是一家公司”的能力結構。
四、未來職業世界的三種人
1、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職場會變成網狀,在這個時代,本質來說只有三種人。
2、媒體人持續發布和傳播信息,產品人持續挖掘和生產信息,運營人持續識別和鏈接資源。
3、選好賽道,瞄準目標,大力合作,不要沒事就競爭。
五、能力三環
能力分為知識、技能、才干三部分;可以通過快速學習知識,組裝技能和才干,獲得跨行業競爭力。
六、新木桶原理
1、優勢=時間*才干
2、新木桶原理:長板、短板、底板和桶箍。
總結: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找好賽道、設好對標、專注優勢、提升能力、必要時跨界。
七、行業進入時機
1、行業的四個階段:曙光、朝陽、成熟、夕陽最好時間點是朝陽的前期到晚期。
2、起步者的機會:二級市場、細分市場、三四線市場。
八、企業的發展路徑
職業發展的四個方向:向上、向內、左右、向外。
九、進入的求職策略
求職漏斗:內部員工、作品與實習、內部推薦、面試、簡歷。
大總結
1、職業是一種通過滿足他人需求,獲取收益的社會交換形式。
2、這個時代人和組織的最好關系,是自由職業態。自由有三個層次:“不用非得和你交易的自由”,“不用非得用錢交易的自由”,以及“有能力做你想做的事情的”自由。
3、對內需要我們找到賽道、能力提升和品牌;對外需要我們持續走位,走到高價值的行業企業中去。
【思考】這些信息,還有印象,我希望可以達到組合式的工作狀態;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底板不牢固,我還是需要不斷的強固自己的底板,但是應該從哪兒方面來強固,感覺自己找的方向不是很對,但是還是需要不斷的嘗試。
聲明:
文章原文來自“得到——古典老師的訂閱專欄——超級個體”,本篇文章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整理和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