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課感悟:結果偏見 —— 比如我們推測一家店面會不會好賣,大多數人想法是選個日子出差去現場調查,我們看到的是店面所在位置的人氣旺不旺,同地段商場的其它類似快時尚品牌的客流量大不大,加上商場業務人員虛實不清的推廣,我們根據租金、人力等成本一核算,就推斷未來這家店面能否盈利,有時受結果偏見的影響,就會做出偏差決策。我們可能忽略了很多,只看到了我們眼前看到的假象。當地主流消費者的需求;此地段過往的銷售情況;整個商場的未來走勢;很多品牌背后的運營模式對店面銷售的影響等,我們都很難看到,很多的假象需要謹慎抉擇。投資決斷如果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就會增大成功的大概率。
3.26日課總結:雞蛋理論 —— 顧客親自搭配的一套衣服更容易成交。有時候我們認為適合顧客的款式,顧客卻不買賬,顧客自己在賣場挑選試穿,就是在加深購物體驗的過程,經過自己長時間的精心挑選,在鏡子前越照越感覺合適,增加顧客挑選衣服的參與度,成交也變的不那么難。
3.27日課總結:適應性偏見 —— 人們對一件事產生了適應性偏見,就會失去幸福感。間隔給予幸福感的滿足,適時地增加一點小驚喜,用對比加強幸福感。 比如B分考核積分結果每季度公布一次,如果只是簡單的把考核結果與其它工資一起發放,員工已經對考核結果失去感覺,減弱了幸福感,激勵的作用不大。 年度積分的高低影響let's go的資格,這一項就會刺激員工的積極性,因為每年的let's go地點都會有變化和驚喜,每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公布積分的同時會讓所有參與考核人員有一個直觀的對比,無形中增加了排名靠前員工的幸福感,對排名靠后的員工有一定激勵作用,當然,這都是建立在規則公平合理的前提下。
3.28日課總結:概率偏見 —— 金獅剛開業時,李經理號召大家猜金獅和濰坊泰華指定一天的業績誰高,按照概率偏見,大多數人都會賭泰華贏,我在系統中查詢了一下泰華同期的業績,拋除周末不算,金獅開業期間周一至周五的業績,對比有3天高于同期的泰華,與泰華去年同期相比也是金獅高,且金獅高出的這三天是連續的增長,第四天就是賭的那天,據此判斷金獅贏,結果也驗證了數據推理贏了概率偏見。 如何避免拍腦門決策,先用數據說話,如果不能用數據量化的就多聽聽高人的意見。
3.29 日課感悟:凡勃倫效應 —— 找到顧客愿意付費的炫耀的心理賬戶,利用多種方式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滿足顧客炫耀的心理需求,增大商品定倍率。店面形象高大上,顧客更容易接受高價格,同樣款式的商品,在裝修豪華的商場比在地攤上買的商品更值得炫耀。部分店面的咖啡區是提升購物體驗的一種有效形式,顧客逛累了可以休息一下,還有免費咖啡享用,滿足了顧客的心理需求,無形中提升了品牌口碑,商品有了更大的溢價空間。
3.30日課總結:供需理論 -—— 比功能稀缺的是體驗,比體驗稀缺的是個性化。大多數商家都是后知后覺的做出判斷,看到別人賺錢了,就去一窩蜂模仿,造成供需天平左右搖擺,當下各行各業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國家現行經濟政策主要就是去庫存,鋼鐵、房地產等行業更是首當其沖,在物質生活極大滿足的今天,商品同質化如此嚴重,到處都能找到同款,唯有把服務做到極致,讓顧客體驗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保持長久生命力。
3.31日課總結:邊際效應 ___ 寶龍的定價機制,讓在售衣服的邊際效用逐步趨近于零。現在的國產快時尚女裝品牌,誰的時尚性越強誰的邊際效應越大,在追求快速更新,少量多款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過時的款式,即使折扣促銷力度再大,也提不起那些真正有購買力追求個性化需求顧客的興趣,只能淪為時尚剛剛起步人們的學習機會,當邊際效應趨近于零時,那些很難處理掉的缺乏基本保暖御寒功能的衣服將被丟棄,如同廣州部分工廠10元一捆的處理品。要控制庫存,低庫存輕量化流轉,對買手的眼光要求很高,不求款款爆款,但要盡量避免滯銷款。
4.1日課總結:機會成本 —— 每一個選擇總會伴隨著機會成本的存在,我們需要從多種方案中選取最少付出獲取最大收益的那個方案。后勤去倉庫支援質檢貨品,十幾個人的支援本身就是一個機會成本的選擇,后勤人員在辦公室和倉庫哪里的貢獻度最大?是否有更多機會成本的方式可供比較選擇?每天的學習感悟分享的機會成本,同樣的時間與用在干其它事情上的機會成本比較,前者是我們正確的選擇。
4.2日課感悟: 棘輪效應 ___ 員工與企業之間不是簡單的雇傭關系,而是一個利益與命運共同體。人的天性是自私的,承認這種人類的本能,利用有效的制度手段將其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一股合力,不要對抗要共贏。李經理在實行一項舉措時,有時會讓個人投入一點,公司出大頭,并不是吝嗇,而是考慮的是你只要有一點點投入,就會全神貫注把這件事做好。店面突破獎目標獎設置是典型的棘輪效應。
4.3 日課感悟:交易成本 ------- 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較后選擇低的那個。企業要越做越小,掌握核心競爭力輕裝上陣,根據自己的競爭力選擇相應的企業合作,建立長久的伙伴關系。比如蘋果掌握核心技術,把生產組裝外包給富士康;耐克的鞋子現在都是越南制造;zara的設計師都是空中飛人,輾轉于各大時裝發布會抄襲;騰訊與京東合作對抗阿里;阿里與優酷合作對抗百度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的社會,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去做,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極致。
4.4日課總結 —— 兩周的學習,行為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十個概念還沒完全消化,前三周的學習內容還要繼續溫習,感覺站樁還沒站住,出拳力不從心,自由發揮更是無從談起。看似每天幾分鐘的音頻,實則需要思索良久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表述出來,生怕偏離了中心思想,以后還需繼續努力。
4.5課總結:節約悖論 ------ 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節約與消費在真正產生價值時才是有效的。節約不一定是金錢,節約用水、用電、用地、用紙等,每個人從身邊小事做起,匯集起來將對環境保護影響巨大。08年的四萬億投資,國家為了穩住GDP增幅,投資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為了增加就業,馬路上的道路挖了填,填完再挖,以為可以重復產生GDP,實則造成很大浪費。國有企業現在的產能過剩很多是當時盲目投資造成的。地方政府為了用GDP換取政績,變賣集體土地開發房地產,導致現在全國二三線城市空房鬼城觸目驚心,國家一直在鼓勵去庫存。盲目的投資非但不能刺激消費,反而會造成負擔。
4.6日課感悟:看得見的手(政府)VS看不見的手(市場) ------- 經濟由政府還是市場主導,需要視情況而定。經濟萎靡不振時需要政府強勢介入救市,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時,若放任市場自由發揮將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危急時刻政府是扭轉局勢的看得見的手。經濟蓬勃發展或穩健發展時,需要給予市場充分的自主調控空間,政府部門只需做好服務工作,簡政放權,政府輔助調控,讓市場自己決定經濟未來走勢,看不見的手讓市場自然的健康發展。
4.7課總結:人口撫養比 —— 10年后3億人集體退休,帶給社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我們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我們只能未雨綢繆,趨利避害,從現在開始盡量少做重復的投入更多時間的機械工作,有意識的提高創造性、組織性、系統性、協調性的工作,找準自己的定位,不被未來的機器人、人工智能所替代。同時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為延遲退休后不增加國家和子女的負擔而努力。
4.8日課總結:泡沫經濟 —— 中國房地產處于哪個階段?一二線城市還有上漲空間,處于膨脹階段。三四線城市庫存量太大,上漲空間有限,處于膨脹后期轉向泡面破滅的危險階段。年前身邊有幾個朋友在高新區投資買房,開發商通過辦理假離婚手段解決二套房貸款利率問題,即使無法公積金貸款只能商貸,也擋不住她們的熱情,因為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她們寧愿付了首付還著貸款,等升值后再賣給其他投資者。殊不知,政府一紙限購令,讓外來投資者斷了念想,讓已經付了首付的投資者心懷忐忑,盼著政府禁令早點松綁,好早點出售解套。現在看樓市,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4.9日課總結:再分配 —— 政府直接發福利給民眾,人們會變得越來越懶惰不思進取,通過扶持政策措施,激勵大家積極創業,靠自己勞動致富才是正道。前幾年,全國房地產大開發,部分地區拆遷戶一夜暴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農民,價值觀無法適應巨變,財富的迅速膨脹造成了心理的嚴重失衡,紛紛購買豪車、名表、奢侈品等互相攀比,當千金散盡,農民返貧,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土地的同時,也失去了農民的樸實與勤勞。
4.10日課總結:風險投資 —— 這個社會從來不缺投資者,只缺少賺錢的點子。有很多創業團隊,為了吸引風險投資者的關注,借助互聯網的勢能,迅速增長,達到一定規模后就賣掉公司折現,或者另尋他處重新繼續創業,此時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用戶群,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贏家通吃。比如羅輯思維,起初與優酷、喜馬拉雅平臺合作,積累了大量用戶后,有了一定規模,創辦了“得到”自己的平臺,繼續創業,可以不用受制于人,從心出發。
4.11日課總結:合伙人制度 —— 資本與人才哪個更重要是由稀缺性決定的。人口撫養比的增大讓人才越來越稀缺,零售業、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緊迫,但對人才的流失卻無能為力,如何讓人才對企業提高忠誠度,在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同時,合伙人制度是一條出路,現階段對于習慣大權獨攬的企業,想要跨出利益重新分配這一步,心理關很難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任正非那樣的魄力。
4.12課總結:商品證券化 ——— 商品證券化首先這種商品是承載某種情感的商品,將情感抽離出來,用卡券等形式流轉,最終發行者要設置回收閉環,不然就要拿商品兌現承諾。商品證券化若最終沒有生產銷售實貨,對實體經濟沒有什么貢獻,只是產生了虛假繁榮,完成了情感的表達。
4.13課感悟:旁氏騙局 ---- 有些企業的加盟商制就是龐氏騙局,通過廣告宣傳包裝設計企業形象,企業統一管理供貨,夸大收益,用不斷加入的加盟商本金投入繼續開新店,以吸引更多的加盟商,企業變得越來越龐大,無法統一管理,個別加盟商對企業形象造成嚴重影響,最終企業中斷供貨,樹倒猢猻散。
4.14課總結:互聯網金融 ----- 信用是每個人辦事的通行證,未來擁有良好的信用,辦事會暢行無阻,反之,信用不佳,將寸步難行。比如,我們與如家的合作關系,就是建立在公司與公司,個人與個人之間,長期良好互信的基礎上,不簽掛帳協議,不預付定金,只發一個信息,就能預定、調整、核算、結款,彼此默契的遵守某種契約精神。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將所有人的點滴信用記錄下來,信用透明互通,作為一個社會人,需要小心謹慎的做事維護好自己的信用等級,信用一旦受損,很難再次重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