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目標的長期性
老公理財,也是制定了計劃的,可是此計劃非彼計劃。老公在買股票和基金,他制定的目標是每年的收益10~15%,只要目標達到了,就降低投資風險。
可是聽了第三課,才知道,原來這個目標完全是短期目標,完全沒有長遠性,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即便現在在做理財,想想賽美老師提出的“十個理財計劃”,有些計劃一旦面對,還是有點心理沒底,這就是目標制定太短視的原因。
關于目標的合理性
家里現在的房子,是老公在購買股票的時候,覺得某段時間風險有點大,就退出股市后,用套現的錢購置的房產。其實家里至始至終是沒有“購房計劃”的,能夠換到現在的房子里生活,完全是順勢而為,沒有計劃。
十年前,家里就購買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教育金保險。原本以為保險已經夠了,可是聽了賽美老師的話,突然發現,保額還遠遠不夠,想到十多年后將要面對的壓力,心里仍舊是忐忑不安的,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合理。
“購車計劃”仍舊是沒有的,現在家里的車,這是因為生活需要,就從股市中抽出一筆錢,然后就買了,買了車以后會對以后的財務狀況有什么影響,完全是沒有進行評估的。在面對是否要買第二部車的問題上,夫妻雙方也是爭論不休,老公認為只要從股市上抽回來一筆錢,就可以購買第二部車,對生活完全沒有影響。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買第二步車,但是我拿不出說服老公的理由。現在理財第三課,讓我們夫妻雙方終于可以科學合理的考慮我們的第二部車是否有購買必要了。
“股權投資”是什么,我不知道,老公也不知道,看來這是我們家庭理財的空白點,有必要好好學習學習。
“創業計劃”也是空白,我們兩人還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創業,這也需要好好討論討論。
關于未來理財的考慮
賽美老師的第三次課,讓我們夫妻二人都冒了一身的冷汗,原來科學理財的目標應該這么確認,老公以前的理財,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根本不知道河面下面的水文狀況,甚至哪里有個旋渦也不知道,哪里最危險也不知道,我們現在應該首先評估一下,家里的各種保障計劃釋放全面,財務安全是最首先要考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