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讀過第一章,那太好了,我們可以看看彼此是否看到了同樣的重點,可以發現許多能夠進行討論的語句和思想。如果你還沒有讀過,我想下面的某些內容可能會給到你一些提示。
正文一開始就回答了父母常常不清晰的好幾個疑問。
疑問1,為什么現在的孩子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聽話,懂規矩?沒有責任感和上進心?
當然答案有很多可能性,也因人而異。作者更加感興趣的是社會的重大變化這一重要影響因素。
第一,社會文化因素。媽媽不再順從爸爸,下屬不在順從上司,少數族群也不再以犧牲人格尊嚴為代價屈居于順從的角色,每個人都在謀求平等和尊嚴,這是社會的進步。但平等并不是完全一樣,而是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
第二,今天的孩子被以愛的名義給予太多,他們不需要為家庭付出努力和負責任。父母總想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實際上會剝奪孩子發展出自己的信念和能力的機會。
疑問2,孩子需要擁有什么才能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
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
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
內省力強
人際溝通能力強
整體把握能力強
判斷能力強
可以看得出,以上七項可以說是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是否自信,是否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是否具有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支撐。也關系到孩子是否認為自己有價值,有存在的意義,對自己、他人、外界和未來有所預期。能否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以及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獲得和擁有以上能力?其實,允許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做有意義的事情,與父母并肩做事,邊干邊學,會自然而然培養出來。
疑問3,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
正面管教的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是這樣的:有規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
控制型和驕縱型的父母在轉換到正面管教的過程雖然會有難度,也會有反復,而且也許只有堅持和相信才會發現長期好處。但這種方式會有助于孩子獨立和培養個人能力。
疑問4,懲罰很有效啊,為什么不能用?
是的,懲罰很管用,但只是當時的效果,長期效果卻是負面的。懲罰會令孩子憤恨、報復、反叛、退縮。那些越來越疏遠父母,不與父母交流的孩子,表現自卑的孩子或者凡事力圖與父母對抗的孩子,往往都源于父母曾經一再的貶低和懲罰。
疑問5,怎樣才是不控制也不驕縱?
和善與堅定并行,尊重和鼓勵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感和歸屬感;
注重長期有效;
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這一章里重點解釋了第一條,后面的條目會在以后的章節詳細討論。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和善的家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和善不是驕縱取悅孩子;和善也不是不允許令孩子失望,因為相信孩子可以抵抗挫折并發展出自信,也是一種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堅定是不允許孩子不尊重自己;堅定不是以懲罰回擊,因為懲罰是最大的不尊重;堅定不是說教,而是在平靜之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好了,第一章的內容就在問答中結束了。如果你愿意可以試著做一個家庭作業:當孩子考試成績有所下滑的時候你會如何跟孩子溝通,注意做到和善而堅定。
當你認真去做了才能真的理解到和善而堅定里面究竟會遇到哪些難點,又會從中如何發展出屬于自己的“和善而堅定”的方式。期待你的體驗和收獲,可以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