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讀書筆記1》講述了如何養成一個好習慣,如何增加自己的動力,以及如何控制自己得憤怒,接下來繼續解析書的后半部分。
1、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
好人,犧牲自己的需要,壞人,縱容自己的需要。好人與壞人,構成了世界的平衡。其實我們都以為好人難做,其實壞人才是最難做的,因為他們要經受流言蜚語,突破道德的枷鎖。
男人,希望自己的女人是純潔的,所以女人為了迎合男人,就會表現的很單純,甚至會壓抑自己的欲望。哪怕她已經濕透了,她也會在嘴上說:不要、不要、不要……(其實她們心理想說的是不要---停)
相對而言,壞人不壓抑,他們才不管未來的結果是怎么樣,凡事日后再說。不壓抑自己的話,就會很好的去表現自己,身體語言也相對比較豐富,而這些行為恰好迎合了女人的需要。這就是傳說中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斯德哥爾摩之愛。
故事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兩名有犯罪前科的家伙打算搶劫當地的最大的一家銀行,可是行動失敗了,然后他們劫持了四位銀行職員作為人質,與警察對峙了6天之久。后來,警察想方設法將人質和劫匪驅趕出來,同時狙擊手作好了在危急情況下擊斃劫匪的準備。可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人質不僅不配合警察,而且還保護劫持者,使其不受警方的傷害。后來,這幾個人質非但沒有控訴綁架者,相反卻為劫匪辯護。甚至其中一位女人質還愛上了一位劫匪,并和他訂了婚。還有一位人質居然在全世界為綁架者籌款,建立了為綁架者辯護的基金會。
類似的事情在天朝也曾經出現過,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你打它,罵它,它還對你不離不棄,感恩戴德。
2、自卑與自信,其實與我們小時候獲得的愛的多少有很大關系。相對而言,童年得到的愛越少,一個人就越自卑,就越容易追。只要你對他很好,他就很容易感動,而暫時接納你。但是,以后會很難相處,因為他會過于敏感。相反,童年得到的愛越多,他就越自信,一個人就越是難追。這樣的人看重自己的感覺,憑感覺去找適合自己的人。如果他覺得你是他想要的,那他可能很快接納你;如果不是,那么可能無論你怎么努力,都是沒有用的。
3、不要去回避恐懼,恐懼有時會讓你遠離危險,甚至會提醒你,什么事最重要的。許多恐懼所傳遞的信息是極具價值的。
4、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認識自己。
你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因此,要好好珍惜,有可能其中就會有人改變你的命運。同時,要強大自己的內心。任何外在的支撐,都是靠不住的,真正的支撐,只有我們的內心。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向內心深處尋求答案。
5、敢于接受自己發生的一切事情,直面人生中的所有真相。任何事實一旦發生就不可更改,只能去盡可能的減少損失。不要奢求別人能為自己而改變,先努力改變自己,慢慢的去影響別人,這樣或許能改變被人。
6、要想建立一個好的親密關系,就必須深深地付出,也必須深深地接受。一段關系,就是在相互的付出和接受的循環中不斷發展的。一個人外部的人際關系,是他的內在關系模式的體現。一個對自己太苛刻的人,很難做到寬以待人。相反,對自己苛刻的人,更可能對別人也苛刻。因此,我們要不斷的修煉自己,外圓內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儀式只是為了告別,而不是為了忘卻。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給自己一個儀式,象征著結束了一段舊的旅程,開啟了一段新的征程。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解讀到此結束了。其實,心理學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也更好的了解周圍的人。雖然心理學有很多分支,但是,歸根到底就是去揣摩別人的心理,尤其是做領導和做老師更要學心理學。
曾經在7年前,我一個老領導跟我說,你首先要學會揣摩員工的心理,這樣你才能防范于未然。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說,我又不是人家肚子里面的蛔蟲,我怎么知道別人怎么想,再加上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然后他說了一句讓我這輩子都難以忘懷的話:以你的心理去揣摩別人的心理。其實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運用同理心,進行換位思考。
有時,我們不理解別人,覺得別人干的事情不可思議,那是你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為什么心理學家到最后自己心里也有問題了。就是因為他們要設身處地的去開導別人,最后,自己把自己帶到溝里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