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寫廣州!最下飯的是醬,最好吃的是人
回武漢的動車上,就想著把在廣州的這段日子捋一捋,整理了照片只寫了title,一不留神睡著了,醒來了,到站了!
然后也就擱置到現在。想想不知不覺在廣州也呆了大半年。半年聽著不長,但也不短,足以實現一座城的顛覆。
沒有真正在廣州生活之前,囿于印象里對這座城的偏見,停留在幾次匆匆行程中的廣州記憶,說句實話,當時對這座城著實沒有多少好感。但這半年的游走,那些旮旯美食,那些人,那點兒市井生活氣,都真切的聚起了這座城的溫度。
如果讓我談談廣州,第一句肯定是:“廣州啊,好吃z”
如果讓我說說什么好吃,嗯!好多!那些大家在攻略上能找到的老字號我就不花篇幅介紹了,就寫寫那幾家這半年來去了又去的店。非要排個之最,那我就只能說:最好吃的是“人”!至于原因,往后看便是。
那些店,去了又去
1.牛小灶牛雜煲
推薦:香辣牛腩煲+楊梅酒
潮汕吃牛肉多,但牛雜好像沒怎么出現過。到廣州前,我還真沒吃過牛雜。在牛小灶吃到第一次牛雜煲,熱騰騰的牛腩肉,口感飽滿,佐上正宗的醬料,好吃到飛起來。后來逢人問起牛雜,我都直指牛小灶了。
而且牛雜算是粵菜中相對“重口”的。粵菜偏清淡,外地的朋友過來玩,新鮮勁兒一過便開始有點不習慣,這時牛雜煲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到牛小灶每次必點的都香辣牛腩煲,就算是兩人吃,也絕對會豪氣的喊上一份大份的,不然總覺不夠過癮。牛腩肉在特調的香料醬汁中燉的軟爛,滾透出味,鍋里的蘿卜也是一絕,汲牛腩和醬汁的味道精華,好吃又很解膩,以至于筷子一直動個不停。
后來一次不經意發現了楊梅酒,佐牛腩煲小酌,特別舒服。度數也不算高,酸甜的口感,冰鎮得透涼,比酸梅湯的味道更有層次,一點點酒精有時能讓一頓飯越發的有意思。
店鋪地址:廣州天河區體育西橫街12號 牛小灶體育西店
2.Spoon的拌飯
推薦:拌飯??+泡菜餅、海鮮餅
Spoon是一個韓國阿加西開的一家小店。最初想去看看這么家店也許是由于它背后的那個愛情故事,韓國阿加西和一個潮汕姑娘的浪漫愛情。進店前,便可以看到阿加西給饕鬄食客的寄語:“把陷入困境的心當作飯一樣咀嚼,說到底人生都是由你自己來消化的。”
那里確實是一個溫馨的地方,在店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更神奇的是韓國阿加西開的店里,循環播放的是宮崎駿的電影,書架上大都是原版的日文小說,具體的原因還沒來得及好好探究一番。原來一直把韓國拌飯和石鍋拌飯劃等號,大大的錯了。spoon的拌飯歡歡回了武漢還一直特別懷念,尤其是招牌阿加西牛肉拌飯,海苔絲,牛肉,胡蘿卜,酸菜,再加上秘制拌飯醬,拌的過程也很好玩。勺子的大小也不一般,真的是大口吃飯,口感的飽滿和那種味覺碰撞難以言喻。
海鮮餅也是每次必點,泡菜餅也不賴。跟別家的做法不同,spoon不是煎成一大塊,而是一個個獨立分開。
尤其是海鮮餅中間的料絕對實打實。大蝦和魷魚的鮮,餅餡的軟,外皮的脆佐上韓式醬油提味,我常常會忍不住兩口吞??。聽說搖一搖便當還有年糕也還不錯。
店鋪地址:珠江新城花城匯南區海印都薈城A13
3.吃了又吃
推薦:紫菜包飯+大醬湯
這是一家人均比較低而且還挺正宗的小店,聽小伙伴說這家店很受韓國小哥青睞。上次專程搭了好久的地鐵到江南西覓食。不過,經鑒定,大家要吃泡菜餅還是到spoon吧,這家的泡菜餅就是我前面說的一大塊,面多料少,實在不推薦。
但他們家的吞拿魚紫菜包飯,大醬湯都不錯,辣炒年糕分量小也可以解解饞,醬還是比較正宗的。
店鋪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玫瑰一街9號玫瑰園商務港1樓105號鋪
4.無名糖水店
推薦:每一款都很好吃,最喜歡椰果菠蘿
這家店還真的沒有名字,第一次是跟朋友在員村的銀記吃飯,看到隔壁的妹子吃甜品,饞蟲上來的我們忍不住打探了地址。七拐八拐問了無數次路才找到這家藏在深巷里的小店。四處張望了許久,是真的沒名兒!只在小店面的隔壁掛了一張老字號聲明。
又一次晚上晃達過去沒有開,后來才得知一般下午4點左右就會售罄。這家店基本上都是傳統的糖水,而且多年來品種變化不大,除了為適季進行微調。而且價格特別實惠,人均7元。來廣州這么久,也就佛山的輝記跟它有的一拼。相比之下,輝記分量較小,兩人11份甜品對吃貨來說真不是傳說!
店鋪地址:員村二橫路1號昌樂園23號
5.Playking火焰薄餅
推薦:榴蓮+梅干菜雙拼pizza 炸雞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真的有梅干菜pizza這種東西。但,還是不能類比梅干菜鍋盔。可能是薄底pizza,和梅干菜配起來毫無違和感,反倒相輔相成,不容易膩。
這家店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他的雙人套餐,里面的炸雞也很贊,尤其加上小配菜醋蘿卜和辣椒孜然粉,每次以上菜我們都直接用手,絲毫顧不上形象。
店鋪地址:天河區天河路208號天河城內6樓F601C
6.說不盡的美食
這半年里,兜兜轉轉,忙里偷閑,也還吃了好多好吃的。好些都沒顧得上拍圖,就在這簡單給大家提一下:
中山大鴿飯:那是一頓兩個被放鴿子的人共進的午餐,說起來還有點好玩。這家店讓我一驚的是上來就是一個電飯煲。還沒看過有店是這樣上菜的。他們家的鴿子飯還挺入味,尤其喜歡吃里面的有點粘底的鍋巴
汕頭牛肉:這是我在廣州吃到比較正宗的潮牛,濕炒牛河絕贊,但是具體的位置也說不準。只記得在棠下的一個挺隱蔽的地兒。
員村的烤魚和砂鍋粥:砂鍋粥在員村銀記往前直走200米左右。
早茶:如果要推薦早茶,不建議蓮香樓。點都德,陶陶居還不錯。
最好吃的是人
列完我喜歡的那些店,如果非要排個之最,還是那句話:“最好吃的是人。”
我之所以會這么說,其實是受陳曉卿老師的影響,吃貨男神在起《至味在人間》這個書名之前用的便是《最好吃的是人》,這到底又是為什么?上次很湊巧趕上了他在方所的講座,錄下的一段“三更書名”的小故事。險些忘掉,剛好翻到就剪輯了一下給大家分享,點擊下面查看:
吃什么,去哪吃,這些問題遠不如“跟誰吃”來得重要。跟戀人一起,跟喜歡的人一起,跟有趣的人一起吃飯,就算吃路邊攤也會特別特別開心。——陳曉卿
除了“三更書名”,還趁此機會向男神提了個問題,當時看到他的一篇文“在菜市場感受城市的呼吸”,就想聽他解讀解讀菜市場之于吃貨的意義。他說道:“對于吃貨而言,到高級餐廳吃飯就像戀人初識,西裝領帶正裝革履約會見面,而逛菜市場,才像是進了家門,坦誠相見盡情做愛。”有點小污的解釋將菜市場對吃貨的意義解釋的特接地氣,其實蔡瀾也說過:“做好一頓飯,從早晨逛菜市場開始。”
男神的講座中三條真理:
- 菜市場是吃貨的真愛
- 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
- 最下飯的還真是人
在廣州半年里確實也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再加上幾條老友,食飯的小日子確實也挺愜意。甚至還有幾個大老遠跑來的小伙伴,托他們的福才得空把廣州浪了一番。
那些個“人”
半年的時間,不足以踏遍旮旯。托那些個“人”兒的福,把廣州溜達了一遭。談不上了解,稱不上“羊城通”,就讓這半年來到廣州玩耍的友來mark好玩的地點吧
1.西關印象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很多老字號都集聚在西關那塊,像南信雙皮奶,順記冰室,陳添記魚皮,順道可以將幾家老店一網打盡。西關古老大屋基本上市翻修過的,但想了解一下廣州本地的風情民俗也不凡可以去轉一轉。邊上就是荔灣湖公園,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下面這個女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了一下午王者榮耀。
△ 西關古老大屋
△ 荔灣湖公園
2.文藝那些事
每個城市都有那么幾個文藝的拍照地兒:小洲村,黃埔古巷,紅磚廠
△ 小洲村
△ 小洲村門縫里的另一個世界
正佳廣場的Linefriend 滿滿的少女心,超萌系。除了買點小玩意兒,每次都是奔著超大??去的
△ linefriend 正佳
3.城市天堂
圖書館,博物館基本上是每到一個城市必去的地方。
△ 廣州圖書館
4.閨蜜時間
“下次來廣州,要多分點時間來逛街!”琳琳對廣州的印象之一是“巨好逛”。太古匯,天河城,正佳廣場包括天環都離得蠻近,去太古匯還能順道去趟方所,買個雜志,買本書,沒準還能撞上一兩場有意思的講座。
5.不打烊書店
1200bookstore一家不打烊的書店。了解這家書店還得追溯到剛到廣州那會去聽的一場演講,書店老板二喜是其中的演講者之一。
△ 拙見講座
二囍真是個夠有意思的人。在這個紙質書漸漸沒落的時代,撐起獨立書店的人心里總有些自己的情懷。而他卻幽默的調侃說自己是因為睡不著!自稱夜間工作者,也分享了幾個在月黑風高的夜晚發生的故事。為背包客設置沙發客房間,免費閱讀區,深夜話聊到天亮結伴看日出。為聾啞人提供工作機會。這些在他口中認為微不足道的事卻讓我熱血沸騰,感覺有個人把自己的小理想變成現實。尤其是天河東的那家,負一樓的囍倉全都是由舊物改造而來,挺有意思。
△ 1200bookstore囍倉
6.故事下酒
跨年夜大仙推薦了1874和員村那邊的cat,沒能去成,記那個晚上艱難的找酒路!
△ 體育東路bar
最下飯的是醬,最好吃的是人!在武漢,寫廣州!愿你我都有那么幾條能下飯的友(__)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foodspea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