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I:復述原文]
有時候會覺得付出的沒有回報?所以就會情緒特別不好?
很多人認為自己付出了就應該有回報。比如:“我在公司認真工作,對所有人都面帶微笑,和善相處,難道我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這是因為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如果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對我好”的看似對等的“付出=回報”合理規(guī)則。但是事實上我們忘記了一個點,就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我們總是用自己認為“應該”的規(guī)則處理事情,最終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
那么怎么解決這樣的事情困境,就是把“應該”換成“如果……則會更好”
A1
弟弟和父母的關(guān)系非常緊張,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吵架。比如:父母覺得讓弟弟讀書的這幾年付出了特別多的心血,但是弟弟最終也沒有在高考中獲得一個好成績。父母就會埋怨弟弟,我們這么辛苦的供你讀書,你就應該好好讀書。干嘛還得喜歡出去玩。所以每次在無法解決弟弟這樣的行為時,父母就是自己情緒特別不好,無法解決。
而我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做事非常努力,所以我覺得領(lǐng)導應該看到。并且應該要認可,如果沒有,我就會情緒特別不好。
為了自己情緒能夠好一點,改變自己這種“應該”的想法!
A2
1.列出自己最近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把“規(guī)則”定錯的事情。
2.制作成表格,記錄在手機里。
3.每次心情不好時,拿出表格,看一看,緩解自己的情緒,直至改變這種“應該”思維。
4.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