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咖啡到底該是苦還是甜?
服用本文前,最好先備一杯好咖啡。
/她說:
咖啡館那么多,我只選星巴克!
記得在年初,我們專注傳播精品咖啡的ACUP咖啡社區平臺還剛剛起步,期待與更多創業者交流合作共同成長。我們很高興約見到一位正處于創業初期的項目創始人(以下稱之為X創始人),約在她公司附近的星巴克碰面,但不得不承認,這回碰面我們受到了小小打擊。
我們在交流中了解到X創始人幾乎每天都喝咖啡,于是跟她聊創業聊咖啡,聊精品咖啡文化,尚未講述完,X創始人以不容置疑的語氣打斷,并拋出了自己的觀點:我這個人,就只喝星巴克,其它的咖啡館我沒興趣了解也沒必要了解,你們說的精品咖啡打動不了我!
時隔半年,那日被一臉傲嬌強壓之下的尷尬局面還記憶猶新,如此反應確是意料之外,但細想之下也算情理之中吧,倘若精品咖啡的傳播有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大眾早就將精品咖啡納入茶和豆漿一樣的日常消費了。我們心里有數,想讓更多人了解到精品咖啡,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咖啡是舶來品,當前多數國人接觸到咖啡是在商業連鎖經營的咖啡店,其中連鎖咖啡巨擘星巴克的成功絕非偶然,它有著自己定義的游戲規則和自成一體的咖啡文化。
自星巴克進入中國以來,國人幾乎將星巴克的咖啡標準等同于咖啡本身應有的標準,甚至出現“你們店的咖啡做得跟星巴克不一樣,是不是偷工減料”這樣啼笑皆非的評判。
咖啡本身該有什么好壞標準?依咖咖淺見,好喝健康就是王道。假設有這樣兩種咖啡擺在你面前,你覺得哪種咖啡更對得起你的口舌腸胃和錢包?
一是可追溯產地莊園的精品生豆,經過適度烘焙新鮮出爐,在風味期內經過咖啡師精心萃取呈現出風味凸顯、口感愉悅的精品咖啡;
二是某些連鎖店采用大宗商業生豆,經過過度烘焙使得咖啡的好風味幾乎散盡,三五個月后才從國外運到國內,最后僅殘留濃重焦苦味的咖啡。
歸根到底,咖啡只是一杯普通的飲料。無論你是偏愛紅標瑰夏的咖啡愛好者還是喝咖啡只為提神的小白,作為普通消費者,都有選擇一杯好咖啡的權利。但如果你對眼前這杯咖啡一點知情權都沒有,只喝過苦咖啡,不了解好咖啡天然有回甘,那么你就很可能喪失了選擇好咖啡的權利。
咖啡本身應該是簡單的,但它得來的過程很復雜,如咖啡的產地與品種、水洗日曬處理法、烘焙深淺度、沖煮萃取的各式工具等,咖啡師了然于心便好。我們作為喝咖啡的消費者,有興趣了解的可以多問咖啡師幾句,不想問的就多喝兩口,單純品出個好不好喝便在心里默默記住,下回再來或是從此再見。
我們并非專業咖啡人士,但也能作出簡單的判斷:好咖啡通常風味豐富,自身的酸、甜、苦達到平衡和諧,讓你提神醒腦心情愉悅;而不好的咖啡,通常入口第一反應就是苦,苦,苦!就算加牛奶加糖都難掩其苦,如果是摻雜了劣質豆的還可令人產生頭暈心悸等應激反應。在你最熟悉的那些咖啡店,喝到的又是哪種咖啡呢?
朋友,如果你試過藍山風味咖啡(建議下一回喝之前搜索一下藍山),或抱怨辦公室里不備速溶咖啡這日子就沒法過,或在咖啡店里只以夠不夠苦為評判咖啡的標準,咖咖非常非常非常走心的提醒一句:你的腸胃和頭腦,都值得更好的咖啡來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