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那惱人的長發剪短了。來挪威將近六年,這是第四次進理發店。
第一次是為婚禮做盤發,花了1500克朗(相當于人民幣1500元),雖然價格高得離譜,但想想人生這么重要的時刻,多花點錢留下個美好紀念,于是咬咬牙進了理發店,但最后出來的效果與我的期待相距甚遠,但美發師技術有限,我也不能再做過高要求。
第二次是時隔兩年之后,想著既然要在挪威長居,就不能指望每年回國剪一次頭發,于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在居住的城市找到合適的理發師來剪頭發。還是經朋友推薦,我找了附近一家東歐人開的理發店,店里的男理發師很忙、同時兼顧著好幾位顧客,于是我被分配給一個女理發師,一看到那位女理發師,我心里立刻咯噔一下,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女理發師看起來有四十多歲,體型微胖,穿著很傳統的服裝,發型看起來也十分保守。我心里直犯嘀咕,想著她不會把我的頭發給剪毀了吧。我們當時的溝通其實也并不順暢,她既不會英語也說不了挪威語,于是我指著自己以前短發的照片示意,我就要剪這種頭型。她立刻點頭說:哦,Bob…而且顯示出充分的信心。我一看她這么熟悉這個發型我就放心了,甚至還為自己的以貌取人小小的自責了一下。于是,我很放松地坐在椅子上,把自己的腦袋完全交在她的手中,她前前后后剪了二十多分鐘,我看了看前面剪得還不錯,可是當她舉著一面鏡子站在我身后時,我發現后面的頭發完全沒有剪出應有的層次感,于是再次跟她連說帶比劃的說明了我的意思,于是她再次幫我修剪了十幾分鐘,最后出來的結果反倒更糟。但是我的頭發長度已經沒有可以再修剪的地步的了,于是這次剪發再一次以差評結束。最后付了350克朗,理發師還解釋說是因為只看到了照片的正臉,沒看到發型的背面,所以不能剪出一樣的發型,我已經無力和她再糾纏下去,付完錢趕緊離開,這家店也永不再光顧了。
我好好總結了一下前兩次的失敗經驗,一個是溝通不暢快、理解容易出現偏差,另外就是歐洲人并不了解亞洲人發質、不知道怎么給亞洲人剪頭發。所以接下來的兩年我都不敢再輕舉妄動,在挪威隨便找理發店剪發了。直到有個中國朋友推薦說有位在國內做過十年理發師的大哥剛到挪威,因為還沒學語言,開店有些困難,但在自家為中國人提供剪發服務,而且很多華為的員工找他剪過也很滿意。于是我經過前期口碑調查,再加上對中國理發師剪發技術的充分信任,另外他的十年剪發經驗也為我打了一劑強心針,于是我還特別約上兩位朋友一起去剪發。溝通確實是很順暢,但我們的審美卻是兩個時代的,到最后我們都懷疑他的十年剪發經驗是不是都來自于80年代。我們提出的幾種發型要求都被他批評“太土了”,嚇得我們也不敢再繼續提要求,以為來挪威時間太長,不了解現在國內發型的流行趨勢了。于是讓他根據我們的臉型和形象氣質來剪就好。剪完后他自己十分滿意,但我們心里卻哇涼哇涼,三人仿佛是八十年代走出來的小鎮姑娘。可能是看到了我們臉上的失望和不滿,于是趕緊說如果不滿意的話,等頭發長長點再來找她修剪一下。因為剪了將近三個小時,他也無暇顧及三歲的兒子,但時間太長,小孩已經開始煩躁起來。想想他也十分不易,我們也不想再和他爭論,趕緊付了錢走人。走到大街上,三人再也忍不住吐槽了一番:這是我剪過最土的發型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找那位大哥剪發了。
我后來想了想,這次剪發失敗的原因是,口碑評估參考對象錯了,他的男顧客比較滿意,不代表他擅長剪女式發型。只怪我們一時心急,對中國理發師的期望值又太高,只好頂著八十年代發型過了大半年,直到回國才重新修了一下發型。
最后這一次的理發師選擇是充分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而且看了一些女朋友剪發后的效果,同時又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綜合下來,這是迄今為止,在挪威剪發最滿意的一次,雖然不能和國內剪發的效果相比,但已經在我的期望值內了。而且臺灣店主很聰明,購入了兩臺按摩椅,在洗發的同時還提供了按摩服務,這在挪威可是絕無僅有的(至少我沒聽說過其他理發店有這樣的服務),這絕對也是加分項。
啰哩啰嗦寫了一篇關于在挪威的剪發經歷,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在任何地方生活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國內能享受到的很多便利服務,在挪威卻無比困難而且非常昂貴,比如理發、家政服務、修車、刷房子等等。只要涉及到人工,費用都高的嚇人,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自己動手,硬生生把自己鍛煉成全能型人才,不僅僅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能攀高爬低、修車刷墻。
我也從一個在國內時的生活小白練成了半個生活達人。在國內時只能煮煮面條炒炒雞蛋飯,現在可以單獨下廚招待十幾個客人;國內從未拿過針線,現在家里備好全套工具,經常給孩子縫縫補補(近期還準備入手一臺縫紉機)…相信只要有需要,剪草坪刷房子也難不倒我了。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入鄉隨俗,像挪威人一樣學會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挪威有句諺語:沒有不好的天氣,只有不對的衣服。這也是他們樂觀積極態度的一個體現。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像闖關一樣克服一個個難題,何嘗又不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