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某天一大早,我陪北京來的客人登上了位于松花江哈爾濱段北岸、三面環(huán)水的太陽島風景名勝區(qū)。
當時北京酷暑難當,太陽島上卻是一派風和日麗、輕風送爽的景象。一行人興致勃勃地穿梭于各個景點,感受著哈爾濱之夏的涼爽。
來到太陽島,自然都會提到鄭緒嵐唱紅的那首歌曲《太陽島上》。
北京來的客人再三問導游小姐會不會哼唱,還問景區(qū)何時播放這首歌曲。不料導游小姐的回答并不給力:對不起,我不會唱;景區(qū)每天都會循環(huán)播放,只是今天我們來得早了些,得等到正式開園之后。
失望之余,開始有人自己哼唱起來:“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麗的太陽島多么令人神往/帶著垂釣的魚桿/帶著露營的篷帳/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小伙們背上六弦琴/姑娘們換好了游泳裝/獵手們忘不了心愛的獵槍/心愛的獵槍/幸福的熱旺在青年心頭燃燒/甜蜜的喜悅掛在姑娘眉梢/帶著真摯的愛情/帶著美好的理想/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
這首歌曲的旋律很美,歌詞也很有意境,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正是隨著記錄片《哈爾濱的夏天》的播出和主題歌《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的廣為傳唱,“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才逐漸與 “上海之春”音樂會、 “羊城音樂花會”并稱中國三大音樂節(jié),哈爾濱這座北方名城和避暑勝地太陽島的名聲才越來越響。
尤其是太陽島,可以說是借這首歌曲沖出黑龍江、紅遍全中國、走向全世界,也因這首歌曲而不斷發(fā)展壯大。
應該講,太陽島能有今天,《太陽島上》的詞作者邢籟、秀田、王立平和作曲王立平立了大功,演唱者鄭緒嵐更是功不可沒。
特別是鄭緒嵐,在當年壓根兒就沒到過太陽島的情況下,竟然能把《太陽島上》這首歌曲演繹得那么精彩,不能不說是一個傳奇或一段佳話。
對于我這個在哈爾濱先后工作和生活了10個年頭的重慶人來說,對太陽島說不上了如指掌,但至少不那么陌生。或者可以大言不慚地講,我見證了太陽島近20年的發(fā)展歷程。
至于去過太陽多少次,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去太陽島,大概是1995年的秋夏之交。那時的太陽島還比較混亂,沒有像樣的大門,沒有正規(guī)的管理,景區(qū)里的道路也坑坑洼洼,里面甚至還有住戶人家的痕跡。
不過那時我還年輕,和一群同樣年輕的伙伴東瞅瞅西看看,還不時還議論幾句。但心思不在觀景,而在看人,看那些身材姣好的美女。
第二次去太陽島,應該是1997年的夏天。當時我和鄰家女孩正在熱戀之中,眼里是戀人,心里是愛情,心思同樣在人不在景,幾乎沒有精力觀賞島上日漸規(guī)范和迷人的風景。
直到2002年夏天,當我和已經成為我老婆的鄰家女孩以及我們的兒子從大興安嶺林區(qū)移居哈爾濱時,一家三口才有了不時零距離親近太陽島的機會。
太陽島與哈爾濱市區(qū)只有一江之隔,可以從江南坐船抵達江北直接進入太陽島,可以坐車跨過松花江公路大橋來到景區(qū)門口,亦可借道松花江鐵路大橋的人行道抵達目的地,還可乘坐橫跨大江南北的空中纜車,真可謂條條大路通島上。
經過多年的建設,太陽島已經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的風景名勝區(qū),擁有細軟金黃的陽光沙灘、郁郁蔥蔥的白樺林、充滿異國情調的歐式別墅和俄羅斯風情小鎮(zhèn),還有音樂名人堤、松鼠島、濕地植物觀賞區(qū)、自然生態(tài)保護觀賞區(qū)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觀。
個人以為,太陽島上最好玩的事情,莫過于在松鼠島上和松鼠親密接觸。
那些可愛的小精靈一點也不怕游人的挑逗,一見到核桃、榛子等堅果就跑了過來,迅速地抱在身下,先不急于享用,而是找個地方挖個小坑,把堅果放進去,用土埋起來,之后再去尋找新的目標。
遇到像我兒子一樣調皮的孩子,小松鼠們可就有的忙了。孩子們緊跟在松鼠后面,把松鼠剛剛埋好的堅果挖出來,再拿去逗引同一只或別的松鼠,讓人樂不可支。
應該說,太陽島“春看花,夏玩水,秋觀樹,冬賞雪”,一年四季都是觀光休閑的好地方。
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陽島會成為冰雪藝術的王國,到處都是冰雪作品,與近在咫尺、馳名中外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交相輝映,給人以美的享受。
對了,太陽島上還有一年四季都對外開往的冰雪藝術館。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可以身穿厚厚的大衣在這里欣賞到夢幻般的冰雪實景藝術。
天高云淡 ? 2012年10月2日08:36 ?于沈水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