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群島位于海鹽縣秦山鎮(zhèn)東南海面,因數(shù)百年前島上有一座白塔而名為白塔山。整體由三島兩礁組成,即白塔山、馬腰島、竹筱島三島和北礁、外礁兩礁。
初聽白塔山群島這處地方時,并未知,卻是被那句“島上至今無人居住,自然生態(tài)保持良好,植物茂盛,古樹參天,海鳥眾多”所吸引。行動快于思考,就這么坐著公車,一路前往。
今日的海風頗凜冽,站在渡口,一陣陣刮過我的臉,些微的刺痛著。抬眼,白塔山群島就在不遠處,三島似連又離,偶然一只海鳥飛過,打破那一刻的靜態(tài)。
四處搜尋著,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可上島的入口。詢問路過的人方知,上島的唯一途徑是坐當?shù)貪O民的漁船,而很是不湊巧,今日漁民早已出海,未歸。
懷揣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坐在渡口處遙望白塔山群島,四周少有人經(jīng)過,風聲是唯一的陪伴。或許我真是運氣不錯,在碼頭不過20分鐘的時間,便遠遠地看到了漁民的回歸。他們在海中央停了船,拋下用輪胎圈及泡沫制成的皮筏,劃槳過海,而后在涂灘落腳,一步步朝岸邊走來。
在過后的交談中,我得知一些關于島上的事情。白塔山雖無人居住,但漁民自身在島上養(yǎng)著一些家禽,而野生果樹與茶樹占地亦廣,漁民打漁過后,時常會上島休息。至于出海時間,則觀潮而定,并不定時出海。頗遺憾,今日未能上島一觀,若他日有機會,定然是要上島的。
離開白塔山群島,時間正值午后,溫熱的陽光剛剛好,走走看看便到了馮宅。馮宅是清代富商馮纘齋的家宅,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其園林綺園是中國十大園林之一,俗稱馮氏花園。
無須多慮,直接買票入宅。
進門即是三條通往不同地方的路,片刻猶豫過后,將“古人以右為尊”做由,從右側開始行走。
宅院很是別致,右側主要為主人臥室、凈室、書房,以及廚房,丫鬟房;左側為小姐臥室、密室、書房,還有一間手工坊。
走在廊間,臘梅幽幽的清香飄然而至,伴隨稍冷的穿廊風,不自覺勾唇。
主要會客的三樂堂與綺園相連,石板鋪就的過道,各式盆栽的安放,使一路走來不覺乏味。而偶然的抬頭,看到那四四方方的天空,沒有約束壓迫,只有滿心歡喜,此處的靜謐,實在難得。
許久,終是踱至綺園。雖處冬季,此地并未有蕭瑟感。或許來的真是時候,那會兒只少幾人在園林,一切美好的不像話,只覺三步兩步即是天堂了。語言表達甚是微薄,我只能用眼睛說話了。
在綺園停留二時有余,將滿揣的美景于眼中,于心中收藏。
而后,心滿意足,一步步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