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詠麟,香港樂壇的"常青樹",自稱為他的年齡"永遠二十五歲"。
二十五歲,人的一生最好的年紀。能說自己永遠二十五歲的人,全香港乃至全中國歌壇恐怕也只有他一個,這就需要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保持好身材出眾的氣質(zhì)、陽光心態(tài)陽光笑容和進取精神。
其實阿倫他生于五十年代,今年已經(jīng)是六十幾歲的老人家了,比唱著"笨小孩"生于六零年代的劉德華還要年長。
曾經(jīng)聽過電臺的一檔節(jié)目,男主持這樣評價譚詠麟:"說自己永遠二十五歲的阿倫,得有多強的自信心",旁邊的女主持搭話了:"那得有多厚的厚臉皮呢"。
厚臉皮也好,不厚臉皮也罷,能這么高標準要求自己,以年輕人的心態(tài)干事業(yè),其實更需要自身強大的實力支撐。
我們今天不談他感情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第一任為他常年吃素,第二任為他誕下兒子得到譚氏家族認可,因為明星的私生活我們普通人不得而知,最好不要妄加評論。
我們就說他唱的那些歌好啦!因為他的歌給彷徨的年輕人一種進取的力量,在漆黑的夜里照亮前行的路。
作為香港溫拿五虎將之一的阿倫,1973年組建了溫拿樂隊并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他的歌唱事業(yè)巔峰時代是八十年代,1984年香港40首勁歌金曲他一人就獨占10首,獨領(lǐng)風(fēng)騷成為香港樂壇第一人。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等各種大獎拿到手軟。而我更為熟知的其實是九十年代他的那些經(jīng)典之作:《一生中最愛》《講不出再見》《笑看紅塵》。2003年與李克勤組成"左麟右李"組合,2004年還推出新作《披著羊皮的狼》。
記得一個電視劇中的時尚男女主人公坐在咖啡廳聊天,背景音樂播放的就是他演唱的歌曲,女主人公動情地說:"阿倫的每一首粵語歌都唱得那么好聽"。
粵語歌,也許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如從前的我們那樣沉迷,就像當今沉迷網(wǎng)絡(luò)的人一樣鐘情粵語歌。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誰的心里沒有幾首代表青春記憶的粵語情歌。
那些粵語歌,有的存在于電視劇電影的片頭,有的在片尾,有的穿插在劇中,伴著扣人心弦的劇情煽動我們年輕的心, 成為了記憶中的永恒。也許,我們并不需要聽懂那些"鳥語",只要聽聽阿倫的聲音。
現(xiàn)在聽別的歌星二十多年前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無論從配器或者演唱方式上,有的歌在如今聽來有點"傻里傻氣"的感覺,但是聽阿倫的歌,真的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
"卡拉永遠OK"這首快歌,放在二十多年前,去唱歌不說"K歌",就叫唱卡拉OK,雖然也有大包間小包間約三五好友爭當"麥霸",但是那時候想唱歌更多的是去歌廳,眾目睽睽之下演唱,DJ放舞曲周圍坐著的觀眾和包廂里的人就會跳出來到大廳跳舞蹦的,所以那時候唱卡拉OK就和現(xiàn)在的"K歌"一樣時尚。
沒有MP3沒有平板,只有隨身聽里的磁帶不知疲倦地日夜工作,A面播完拿出來翻到B面繼續(xù),有時是在下著雨的車窗,有時是在夜校下課三步并作兩步"飛"回宿舍的樓梯上。
就在我寫這篇文的今天,網(wǎng)上還有幾個女人瘋狂追截譚校長,我雖然不是追星族,還是很高興從網(wǎng)上看到年過六旬的他依然這么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