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快速提高情商、判斷力的書籍
我以前可謂是低情商的代表了,想想那個不受人待見,做事只顧自己的我,偷偷抹了把眼淚。
總想著改變一下自己的處境,又總把問題歸功于周圍環境上。
小學時就討人厭,想著到了初中應該就會好點了吧。
初中還是不招人喜歡,想著去外地念高中應該就沒事了。
高中還是不被人待見,想著我大學還有一次機會。
到了大學終于意識到是自身的問題,情況也開始慢慢好轉。
首先我覺得一個人情商跟其從小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閱歷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但情商不同于智商的是
情商是可以通過后天經歷去培養的
我選擇的是最直接的辦法,看書
從書中直接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
改變自己的為人處世要從“思維”開始
下面是給大家推薦的5本快速提高情商、談話技巧的書籍
讀完這5本書你會成為你朋友圈的心理咨詢師
1《人性的弱點》
著/戴爾·卡耐基 豆瓣評分 8.0
我很遺憾,與這本書相遇太晚
又很慶幸,在我轉型初期遇到了這本書
或許,我并不能因看了一本書而獲得成功
但起碼
我知道了自己該朝著什么方向去努力
怎樣坦然地面對成功和失敗
怎樣去與周圍的人相處
怎樣學會原諒他人和自己
怎樣把握機會
怎樣在注定的失敗中尋找有利的一面
……
正如卡耐基所言
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于他的專業知識
還有85%歸于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影響力》
著/羅伯特·西奧迪尼 豆瓣評分 8.6
沒接觸此書之前我對于影響力的理解是
用自己的優勢去影響他人,進而改變他人
然而,《影響力》告訴我
影響力是一種獨特的魅力
是用一種別人所樂于接受的方式
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
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是溝通與交流
更多的是意志力之間的對抗
不是你影響別人
就是別人影響你
書中還提到
能對你有所幫助的人
并不是毫無機緣的就會出現
人脈資源的建設需要你用心地尋找和發現
還需要你積極主動地投入和參與
善用你的影響力,使你更有魅力
運用你的影響力,使你更有權力
尋找你的影響力,讓你展現實力
控制你的影響力,讓你隨心所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自卑與超越》
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豆瓣評分 7.3
我非常贊同作者的一個觀點
一個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
會比優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
而接受太多寵愛的那一個
是內心最具有優越感的
在自我陶醉于優越感的同時
麻木、消沉、逃避,逐漸形成更大的自卑
以至于一事無成,并且極易產生病態心理
對于這種心理我們要做的是
澄清不正確的認識,消除自卑心理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許多挫折
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
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是不優秀的
而對優越感的追求也是每個人的通性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感受到
我們一生都是在與這種自卑感做斗爭
戰勝自卑,就是戰勝自我
不斷擺脫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關鍵對話》
著/科里·帕特森/約瑟夫·格雷尼/羅恩·麥克米蘭 豆瓣評分 8.3
這應該是我閱讀的為數不多的實用類書籍
我對實用類書籍一直不太有興趣
認為它并不能給我帶來什么改變
后來通過閱讀,我開始改變自己的觀點
這本書顧名思義
就是講述著對話中的一些技巧
但他不是告訴讀者怎么用話語去迷惑別人
而是針對對話背后的情緒為我們剖析為什么要使用這些技巧
這本書講了在對話中七個方法
但閱讀完全書
我還是對一下三點比較有感受
1、在對話中要關注自己
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只能控制自己
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說辭和語氣。
2、控制自己的思想
在對話的過程中
也要時刻控制著自己的思想
不然一旦腎上腺素產生效果
思想就會像脫韁的野馬
使對話陷入一個絕境
3、要溝通,不要暗示
很多時候,我們會礙于面子和關系
不能把話敞開來說
經常是用委婉的說辭或者做法進行暗示
但是當對方不能意會而繼續保持自己的做法的時候
我們往往就會被激怒
認為對方是故意不進行改變
我們經常喜歡口是心非
卻又希望對方有所察覺
實際上,溝通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打開天窗說亮話更能夠促進彼此的關系
也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情商》
著/丹尼爾·戈爾曼 豆瓣評分 7.6
書中也從物理的角度
分析了各種情緒在大腦各種器官的反應機理
雖然目前剛讀完一半
但是我已經明顯感受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身邊的朋友
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常我們說物質在豐富化
心靈卻在沙漠化
生活中有很多糟糕的事情
事實上通過良好的情緒表達是可以消除的
我覺得讀完這本書并不是說能學到各種情緒產生的原理
而是讀完后你會重視自己的語言表達
重視自己與他人交流過程中他人的感受
重視自己的情緒表現
從而讓相處變的更加容易、絲滑一些就夠了
文章轉自公眾號“成長運營社”
內有更多關于個人成長的文章與資料,歡迎有需要的朋友移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