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四月份開始,我帶著當時三歲十個月的女兒開展家庭英語啟蒙。時至今日,在一年的時間里,孩子的英語從零起步,進展飛速,先是培養起濃厚的興趣,在幼兒園和家中經常哼唱英文歌曲,啟蒙效果也是杠杠的,用點讀筆自己點讀牛津閱讀樹5級完全無障礙,可以理解80%以上的內容,不再用我逐字逐句的解釋。如果說當初不報班堅持在家啟蒙,還有些糾結、忐忑,現在的我對這一年來的啟蒙效果還是相當滿意的,對未來孩子的英語學習之路更加充滿自信。
大量泛讀、每天堅持是王道。
1月份,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感慨為什么讀了幾百本英文讀物之后還是輸出少,那次對孩子讀過的英語書籍進行了梳理,已經有300多本,再加上漏掉的RAZ打印版B級、C級,近階段在讀的《牛津閱讀樹》1至5級點讀版和原版的《神奇校車》,孩子的閱讀量已經達到800本以上。
盡管有時候我會后悔,去年不停的買買買,導致家里堆積了太多的低幼書,偶爾也會心疼為買書花費的銀子,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正是因為一年來大量的閱讀,每天基本保持在一個小時以上,孩子通過泛讀增加了詞匯量,才會無障礙地、順利刷到牛津閱讀樹的第五級。我也不能像笑話里提到的一個人蓋樓房只要上邊的樓層,不要低層。沒有低幼書的積累,孩子可能也達不到今天的學習效果。
原版動畫片加裸聽音頻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之前有過一段時間孩子癡迷于中文版動畫片《米奇妙妙屋》,我好不容易給她扳過來,由最初的不受限制、沒完沒了的看到制定規則每天只能看兩集,再到她完全忘記、重新愛上閱讀,其間經過一番周折。所以我對動畫片一直心存戒心,擔心再次提及孩子會不會沉迷。但又感覺單純的閱讀,時間久了,孩子也開始乏味,需要有不同的方式來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
于是從口碑最好的《粉紅豬小妹》入手,試著每天給孩子播放兩集,沒想到孩子非常喜歡,看粉豬成了每天彈完古箏后的放松加精神獎勵。我一開始就給孩子說好了規則,即每天只能看兩集、周末可以看三集,孩子也養成習慣,有時候我在忙家務顧不上,她自己看完兩集很自覺地就去關電視機。第二天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用手機喜馬拉雅APP播放頭一天看過的動畫片的音頻,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總是喜歡重復,一個階段里總是反反復復看自己喜歡的那幾集,每天看加聽,里面的故事情節掌握得一清二楚,即使不放片頭,她一聽也知道是播放的哪一集。和幼兒園小朋友打招呼都用上粉豬里的臺詞“Hello ? everyone”。
興趣為主,尊重孩子。
孩子們本來就應該以玩為主。既然社會大趨勢把孩子們學習的年齡提前、再提前,我們也要盡量寓教于樂,讓他們輕松愉快地閱讀,而不是小小年紀就把學習當成負擔。孩子這兩個月來癡迷中文版的《神奇校車》,看完我之前買的圖畫版還不過癮,對我說,我做夢了,夢到媽媽給我買了新的《神奇校車》。好吧,聽到孩子這么說,我就給她又買了橋梁書版、動畫版、手工益智版,她一有空就看起來,放學路上也聽個沒完沒了,就是睡覺前也懇求我再看一本就睡覺,即使是沒有書的閱讀版,用手機找到相關音頻,她也聽得津津有味,總之只要一看書,就是神奇校車。
我有些著急,她只看中文書,不看英文書了,但轉念又想,難得孩子對科普方面的書如此感興趣,由她去吧。有些家長還在發愁孩子只愛看故事書、不愛科普書呢,每天早上聽幾集音頻,晚上看兩集粉紅豬小妹的節奏沒有停。沒想到的是,由著迷中文神奇校車后,她又過渡到閱讀英文《神奇校車》。這兩套英文版,還是去年我跟隨公號團購的,一直閑置,感覺太難了,孩子一時半會看不了。沒想到孩子最近主動提出要看英文版的,拿出來一看,原來其中有些和中文《神奇校車》橋梁書版重合。孩子早就把中文橋梁書版聽了數遍,里面的內容已經熟記于心,看到同樣內容、同樣畫面的英文書也就毫不陌生,像看中文書一樣,邊聽音頻邊看起來。我趕快找出神奇校車的原版動畫片試著放給孩子看,連字幕都沒有,她也同樣喜歡,周六在家早晚各看了一集。其實幾個月前我也給她播放過,因為水平沒達到,她就不喜歡。在合適的時間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東西,現在不早不晚,一切水到渠成。
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水平提升的過程。
孩子的需要就是家長的動力。研究生畢業七八年、遠離英語學習多年的我,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在我求學的過程中,英語聽力一直是我的軟肋、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能夠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完全是仰仗聽力之外的題目。如今一年來帶著孩子親子閱讀,在陪伴的過程中,通過大量的音頻輸入,我的聽力也一點點提升。在啟蒙之初為了給孩子讀出原版音頻的味道,我在車里放上她在看的書的光盤,在上下班路上反復聽。一年來持續不斷的磨耳朵,受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我。昨天第一次裸聽了動畫片《米奇錄妙妙屋》的音頻,我也能夠聽懂70、80%的內容,著實吃驚、興奮了一把。今后繼續陪伴孩子英語閱讀,順帶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水平。
不要求家長萬能,但要求你提供資料、掌握方法、陪同前行。
家長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孩子學什么,家長都精通,但在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陪伴跟進,把孩子扶上馬、送一程,千萬不能有當甩手掌柜的心理。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泡論壇、向身邊的朋友同事請教等方式掌握方法、吸取經驗。我先后看了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英語啟蒙》、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松聽出英語力》、蓋兆泉《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等書,先用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明確孩子啟蒙之初,完全可以提供原版書籍,由父母在家庭中進行的思路。當孩子缺乏興趣、英語學習進入瓶頸期或是我自身浮躁不淡定、太急于看到學習效果時,我就會上網瀏覽爸媽網論壇、安娜子桐媽的新浪博客。
爸媽網自不必說,牛娃一把一把的;我喜歡看安娜子桐媽博客里整理出來的答疑貼,其實別人家的問題有些也是自己家的問題,看著看著就有了答案。看到別人家孩子通過家庭英語啟蒙、日積月累幾年的堅持后,掌握大量的詞匯量已經能夠閱讀章節書;看到家長們為孩子的學習辛苦付出、提供大量的原版繪本、分級讀物和豐富的動畫片資源后,我又有了前行的動力、心態又回歸正常,繼續自己的啟蒙計劃,每天執行下去。
??作者:涵好有你,文科碩士,四歲寶媽,更多原創內容愿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