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感受最明顯的文化沖擊之一,是該國在免責聲明這件事情上的較真態度。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一但被告,律師費以及賠償金額之昂貴都會超乎想象。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著名的“莉柏克訴麥當勞咖啡燙傷案”。一位79歲的老太太買了咖啡后想把糖和奶放進杯里,偏偏她所在的車上沒有專門放杯子的位置。結果老太太把咖啡杯夾在自己兩膝之間,在拉開杯蓋的那一瞬間不慎撒潑以至于燙傷了自己的腿。就為這樣一個意外,麥當勞被判決賠償290萬美元——從那以后麥當勞及其他快餐店都在熱飲紙杯上印刷了危險警示。
前不久鄰居家的孩子過生日,邀請一群好朋友到某蹦床公園參加派對。聚會的組織者反復強調:家長們如果忙的話用不著一直在場等著,把小孩送進去之后就可以離開,到時間再回來接。只有一個條件:一定要事先按要求簽好免責聲明——萬一出了什么意外,不能追究公園的責任。
而關于免責聲明,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觀看“500英里大游行”的門票。我所在的印第安納波利斯以舉辦每年一度的500英里汽車大賽聞名,而以此為主題的大游行則相當于一場與民同樂的開幕式。
拿到票的那一刻,印在其背面冗長的免責聲明讓我不只是意外,甚至可以說引起了我的恐慌。它第一句話說:“買這張票就意味著你同意免責聲明——你知道觀看這個大游行有可能面臨風險,例如你有可能受傷甚至死亡。對于任何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風險、能預測到或不能預測到的……(說實話我覺得這兩句挺重復的,不能預測到的不就是不知道的嗎)你要參加就得替自己負責,無論出現任何意外不能起訴主辦方”。而且其用詞之嚴密簡直令人乍舌,例如它不只局限于觀看游行時,而指的是“不管是游行前、游行中、還是游行后發生的意外”。
說實話,我還真被這個聲明的嚴肅口吻給嚇著了,甚至有點后悔自己為什么偏要湊熱鬧要去參加這個活動,而且還帶著孩子。這個事挺復雜的:首先市中心要封路,我得弄明白到底該改走哪條路才能到達目的地;然后還得搞清楚哪里能停車;更重要的是,還得擔心受傷甚至死亡。
有趣的是,事實正好和我擔心的相反:這是我所參加的類似活動中組織得最有序的一場,一切都井井有條,一派歡樂祥和景象。就這么說吧,我在廣州參加任何一場演唱會的擁擠和交通緊張程度都遠勝于它。再想起那個謹慎過頭的免責聲明,我只能搖著頭微笑。
回到家之后,我給自己倒了一杯葡萄酒慶賀這件事情的圓滿結束:我們體驗了這個城市一年一度最榮耀也最熱鬧的時刻,而且沒有受傷更沒有死亡——這真是件值得喝一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