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分享的欲望,比如去哪里旅游,做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比如戀愛了,收到了什么驚喜的禮物。即使這些都沒有,那你肯定看過朋友圈發的雞湯文和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喝的科普文。
既然每個人都有分享的欲望,那么,為什么讓別人分享轉發一個文案這么難呢?
作者認為要想用戶主動分享,我們必須創造一種價值,當用戶分享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的。
【01】尋找談資
生活太無趣,看看有什么話題可以聊。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別人在高天闊地的聊天,而你因為缺少談資,插不上一句話,只能問對方的家鄉,喜歡吃什么等幸苦的創造談資的尷尬。
那么,如何為別人創造談資呢?作者認為最重要的一個辦法就是“尋找違背常理的喜劇性沖沖突”。比如利用別人的好奇心,滿足別人的好奇。 或是利用營造反差系列,比如用豪車賣蘋果。還可以利用概念系列,最薄的手機,首款人工智能等。
人們對于變化總是異常的敏感。而違反常規的信息,會讓別人特別關注,從而將信息變成一種談資。你還不知道吧?我聽說……。
【02】表達想法
每個人在社交中,都需要表達想法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提供幫助,他就會轉發你的信息。
有時候我們并沒有那么強的表達能力去交流,如果有一篇文章正好表達了我們的觀點,那么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分享這篇文章。比如有人問我,如何成為一名斜杠青年,我就會把之前寫過的文章發給他,這樣不必重新解釋一遍,別人也可以看懂。
試想一下,我們以后的交流可能會變成這樣,比如你要出去玩,問朋友有沒有好的推薦。他給你發一篇《旅游攻略|十個不能錯過的地方》,然后你給他發《怎么的旅游才有意義》他又給你發《必看|旅行的意義》。
【03】幫助他人
在社交中,大部分人喜歡幫助別人,并且從中得到快樂,因為幫助別人可以顯示自己的存在感,覺的自己是重要的。所以,像這一類的文案就能在朋友圈中廣泛的傳播,比如《面試的8個技巧》,《如何寫走心的文案》,《健身的6個訣竅》。
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會幾個發雞湯文和養生文的人,其實他們只是想讓別人覺得他是重要的,是被需要的。所以,請多多體諒他們,不要生氣,如果可以說一聲謝謝,我想他們會很開心。
【04】塑造形象
每個人都希望在朋友圈塑造自己的形象,讓別人知道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你做了哪些事。比如一場足球比賽,就會有人在朋友圈轉發分析的文章,以表示自己是個足球迷。 年輕的媽媽轉發《如何當好一個好媽媽》這樣的文章,以表示自己很愛自己的孩子。
當你的文案可以幫助別人強化形象的時候,你的文案就具備了價值變成了一種社交貨幣,使用戶更愿意轉發和分享。
【05】社會比較
去年有一個東西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支付寶推出的敬業福。大家紛紛曬出自己的收集單,有的甚至花好幾百塊錢去買,即便最后是虧錢的也樂此不疲。我想很多人并不是在乎紅包那點錢,而是不能拒絕發到朋友圈裝X的快感。
我們見過曬蘋果手機的,卻很少見過曬國產手機的,這也是一種比較。當你的文案能為他們提供這種比較的時候,轉發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總而言之,想要讓用戶主動分享你的文案,那就為他們提供價值,讓你的文案變成一種一種社交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