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R:閱讀原文片段】
我們如何反映他人的形象?這種反映又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多少影響呢?我們有足夠的“財富”對別人做感情投資。我們越擅長發掘別人的潛力,就越能在配偶、子女、同事或雇員身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記憶力。我們不應該給他們“貼標簽”,與他們共處時要從全新的角度“打量”他們,幫助他們獨立和實現自我,并建立起美滿、豐富和卓有成效的人際關系。
歌德(Goethe)說:“以一個人的現有表現期許之,他不會有所長進。以他的潛能和應有成就期許之,他定能不負所望。”
【I:拆書家講解引導】
你有沒有聽到過家長聊天的時候說這樣的話?“你家孩子真不錯!是牛娃。我家孩子就不行,喜歡玩游戲。”然后,還趁機教育自己的孩子,對他說:“你看小銘這么愛看書,你得多向他學習”。
你都給他打上了愛玩游戲的標簽,你認為他會認真學習嗎?
每個人的形象是由周圍人的輿論、認知和思維決定的。我們可以選擇清晰而真實地反映出他人的形象,同時肯定他人積極陽光的一面,幫助他人改變行為模式,成為講原則、懂判斷、能獨立、有價值的個體。
我們可以在配偶、孩子、員工身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鼓勵配偶,激勵孩子,引導員工成就更好的自己。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不以現有的表現給他們貼上標簽。
其次,挖掘他們的潛能,肯定他們積極陽光的一面。
然后,引導他們改變行為模式,成為更好的自己。
例如,你認為你的孩子是愛學習的,那他就可以變成愛學習;你如果認為你的孩子是愛玩游戲,那他就真的會沉迷于游戲不能自拔。
總結:你對他人的熱情、樂觀的態度會反映出對他人的極高期望,從而會影響他人改變行為模式,成就自己。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周五的上午,我在辦公室,正準備去開會。員工余幾幾說要跟我匯報工作,我問可以等我開完會再說嗎?她比較著急,我說那你抓緊時間吧!結果,她長篇大論地說了一大通,還沒有說到重點。我很不耐煩地打斷了她,然后就轉身開會去了!
當時我的心里就給余幾幾貼上了“不會溝通”的標簽。認為她每次匯報都抓不住重點,羅里吧嗦地說一大通。有人給我反饋過她這個問題,我也提醒她了,還送過一本溝通類的書給她,她也看了。但是,收效甚微。
【A2:今后如何規劃運用】
目標:2020年提高余幾幾溝通表達能力。
行動計劃:
1.十二月,我和余幾幾做一次深入的談話,讓她了解自己的長處并能夠正視自己的溝通不足,明確地告訴她,相信她可以通過練習來做到清晰準確地表達觀點。
2.我們共同探討解決的辦法之后,三日內由她本人列出百日練習計劃,并在部門群內打卡,部門員工共同監督。
3.我不定期地向余幾幾工作溝通對象了解情況,余幾幾是否可以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余幾幾全年在公司內部完成四次公開演講,且每次以同一標準對她進行評分。
自我激勵:
如果達成,獎勵自己一個新手機;
如果沒有達成,2020年不準換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