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為去監管機構送文件,得以提前下班,難得有機會可以去幼兒園接大寶放學。看到是媽媽來接他,大寶特別興奮,圍著我嘰嘰喳喳說個沒完。就著孩子這股高興勁兒,我提議去附近的麥當勞,請他吃冰淇淋。我是個不靠譜的媽媽,昨天還有點流鼻血的孩子,今天就得面對冰淇淋的誘惑,沒有孩子抵得住這種誘惑啊。
一份巧克力圣代加一包小薯條,孩子吃的很滿足,臨走時,又被櫥柜里的玩具吸引,挪不動腳步。當我走到大門口時,發現孩子沒有跟上來,轉身想去找他,又臨時改變主意,我藏身在玻璃門外,拿出手機,通過攝像頭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大約在專注欣賞玩具5分鐘后,大寶才回過神,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回頭走到剛才我們用餐的桌子邊,從容的撿了根剛才剩下的薯條放在嘴里。孩子這時候大約沒有意識到媽媽已經走了,接著他挺淡定的繞著那個范圍找了幾圈發現媽媽真的不在時,我看到孩子露出了慌張的神情,嘴里喊著媽媽。
這時候,我沒有再試探孩子的反應,而是快速走進餐廳,孩子看到我如釋重負。我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說:你怎么還在這?我都快到公交車站,才發現你沒跟上來,你在干嘛?孩子有些委屈的看著我,眼淚已經蓄滿了眼眶,他說:媽媽,你怎么走的那么急,都沒等我。我說:我急著回家陪我的媽媽。以后跟大人出來,你可得很緊了,掉隊的話了就糟糕了。
孩子心有余悸的直點頭,小手緊緊抓著我的包包手柄。之前,每回出門都得耳提命面,要跟緊大人不能亂跑,可是沒啥卵用,照樣左耳進右耳出,灌輸再多安全常識都不如一次真實的體驗來的印象深刻。
在走向車站的途中,我趁機問他:如果剛才你轉了幾圈都沒找到媽媽,你覺得是跑到更遠的地方找,還是回到原地等待更合適呢?
孩子說:在原地等媽媽。
我又接著問:如果你需要幫助,你覺得向誰發出求助最合適呢?
孩子回答:我會向柜臺的的收銀員求助。
我問:嗯,是向陌生人求助好,還是向工作人員求助好呢?
孩子肯定的說:工作人員!
然后,我們演練了,面對很高的柜臺和忙碌的工作人員該怎么求救。
自律,是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完全依照自己意志而行事的能力。唯有孩子自己在體驗中才能建立真正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