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耗最小原則-阻力最小之路
決定事情成敗的其實是結構
-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的成長方式不符合阻力最小之路的要求。
- 期待導向: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是以“期待導向”來驅動自己的.
阻力最小之路的關鍵點:
- 必須是以期待導向的,這個期待越遠越好,如果能夠像我一樣提出人生觀,那就最好了。
- 必須構建起全新的結構,來支持期待的實現
二、永澄老師的心理表征
人生觀是:求真,返回安珀。
我會把所有軸心都確定為助力求真——找到復雜事物背后的本質規律,那我就會考慮如何更好地求真
我的事業發展考慮是:選擇改變這個主題,切入到職場人士的自我管理,以目標管理為抓手來帶動整個模式形成。
目標管理是符合阻力最小之路的關鍵能力
GROW是體現了阻力最小之路的要求;
- GROW可以幫助人們擁有期待導向的思維方式;
- GROW是目標管理的核心模型。
為了支持這個期待實現,我形成了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結構,比如說我的價值觀:探求事物背后的本質規律、盡可能做出理性決策、和自己的資源現狀保持共振、做高概率正確的事
決策時的判斷標準:
“我做這件事是否找到事物本質規律?
是否做出了理性決策?
是否和資源共振?
是否是高概率正確?”
三、高概率正確地選擇學習目標
阻力最小之路
找到人生的方向,發現哪里有障礙,思考學習什么可以搞定障礙,持續學習就好了!
牢牢記著這樣的3條:
? 軸心: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的所有行為的軸心是什么?
? 結構:我構建的決策原則是什么?有什么樣信念支持我?
? 策略:我的選擇策略是什么?(例如:復利、邊際成本、勢能等)
在走阻力最小之路的時候,會遇到情緒的反撲,主要有這樣兩條:缺少及時反饋、對現實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