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兒童自由讀寫的時間從哪里來》
【課程引言】
兒童需要學習很忙,又要完成海量閱讀,怎么破解寫作沒時間的問題?
【課程內容】
小學階段讀寫與閱讀的時間分配,80%用于讀寫,20%用于訓練。寫作量在高段達到高峰值。1-4年級重讀寫,輕訓練,訓練以字詞落實與積累的基礎訓練為主。提升訓練的效率而為閱讀節約時間,重點訓練科學化,把訓練建立在讀寫能力基礎上。
不同的學習策略:
低段,以識字,朗讀,寫字,少量默寫為主,重視詞語積累,留出大量閱讀時間;
中段,是海量閱讀關鍵期,留出時間自己閱讀和自由寫作;
高段,閱讀與寫作時間對半,訓練量增加,以經典說讀為主的量適度減少,增加自由寫作數量。
第十四講:如何推動留守兒童閱讀?
【課程引言】
鄉村留守兒童的閱讀推廣,遠比城市中的閱讀推廣難得多,但并不代表鄉村兒童沒有自身的優勢。那么鄉村兒童閱讀,尤其是留守兒童閱讀的難度究竟在哪兒?推進鄉村兒童閱讀的最好的切入點是什么?鄉村兒童閱讀推廣的獨特解決方案又是什么呢?這一講我們將一一解答。
【內容提要】
1.?留守兒童回到家,陪伴他們的是爺爺奶奶等隔輩人,功課輔導都很困難,閱讀陪伴更談不上。
優勢:①留守兒童實際支配時間多;②生活自理能力強,更容易發展自我管理能力。
劣勢:①留守兒童生存環境很糟糕;②推進兒童的閱讀很困難。
2.?師生關系是推動留守兒童的切入點。
①留守兒童缺乏真正關懷;②個別教師嚴厲粗暴。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班級共讀:形成共同的語言密碼。
低段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段《夏洛的網》、高段《小王子》等,讓留守兒童在書本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3.?如果沒有愛,如果沒有自尊,如果沒有對生命意義的追尋,那么強調閱讀,就是往空洞的靈魂里塞知識,意義非常有限。
鄉村兒童閱讀有獨特的解決方案:
方案一:給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按照區域分組,捆綁閱讀。
方案二:無法控制過程時,就關注結果。
方案三:以輸出倒逼輸入,階段性分享閱讀技巧,錄制音頻,匯報閱讀成果等。
4.?鄉村兒童閱讀,尤其是留守兒童閱讀的難度究竟在哪里?實際上不是在兒童那里,而是在教師那里。好多鄉村教師也不堅持讀書。
鄉村校園應該成為書香校園,鄉村班級應該變成書香班級。
鄉村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面對閱讀,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