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電梯門口,我聽見漾漾和爸爸在唱歌,爸爸唱“小燕子,穿”,漾漾接“花衣”。試了兩次,都接的字正腔圓,流暢自然。以前,她只能跟著唱“小燕子”,而且音節不清楚。
車上,我想起爸爸的“小燕子”,覺得要多唱她才記得住有印象。于是唱起“Bab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沒想到她馬上接上了“yes, sir”。我很驚喜,她以前從沒有跟我唱,我也很久沒唱了。最近她超級迷金寶,天天都是看金寶聽金寶唱金寶。我又跟她一起唱了幾遍,還玩了一下“yes sir”敬禮的游戲。
我又唱起了“sun sun mr golden sun, please shine down, please shine down, please shine down on me”。 她可以跟上“sun sun…on me”。我心想漾漾的學習模式是需要一個內化過程的。于是,我又試了“鋤禾”這首詩。上次看到圈里小豆子可以很清楚地接上這首詩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我也教了漾漾,有幾天都拿出來教教。但她當時還做不到,最近我也沒有再教。這一次,很驚喜,我說“鋤禾日當”,她接“午”,第一次就全部流暢自然,字正腔圓地都接上了。他爸正好下車去了,想再來一遍,漾漾就不配合了。就是不成全虛榮媽媽呀。
今天下午,我們倆在床上玩。漾漾突然唱起了“hello children”,第一次我還沒聽清,但她說得還算準確,我一下子就想起來了,這是金寶貝音樂課每次的開場曲。然后我們倆就把這首歌好好唱了幾遍。最近因為沒有保姆,漾漾留在衡陽,一個月都沒上金寶貝了。
晚上在床上玩手機。她把手機電筒打開了,我正準備要求她關上,看見她試著往自己嘴巴里照,我馬上想起醫院的場景,最近她咳嗽,醫生就是拿著手機開電筒來看喉嚨的。我于是對她說,漾漾,你現在是醫生,你給媽媽看病。看看媽媽喉嚨有泡沒?她馬上拿著手機來照我的嘴巴,我張開嘴“啊”,她往里照了照,我問她“有沒有泡”,她回答“有”。
“有啊。那媽媽要不要吃藥?”
“要吃藥。”
“我不要吃藥,藥苦。”
“不苦。甜”
“那我吃一點點會不會好?”
“好。吃了就好。”
我很開心。漾漾從生活中觀察到細節,并自己想要實踐,而且就要會角色扮演了。我也很開心,自己能夠抓住這些細節,及時地做出回應。這就是有效的教育與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