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書友好:
《長恨歌》共讀時間:6月1日--6月15日
今天我們的共讀目標是王安憶的《長恨歌》的第一部第二章9--11
今日共讀內容:
王琦瑤從拎著荷葉邊的花書包的女學生,到“滬上淑媛”,再到“上海小姐”,憑借的是從上海弄堂走出來的女兒的聰慧與奮斗。“三小姐”最體現民意,和我們的日常起居有關。
9 “滬上淑媛”
“滬上淑媛”這名字是貼著王琦瑤起的。她不是影劇明星,也不是名門閨秀,又不是傾國傾城的交際花,倘若也要在社會舞臺上占一席之地,終須有個名目,這名目就是“滬上淑媛”?!渡虾I睢贩舛掌}為“滬上淑媛王琦瑤”,她的名字就隨風而走了。
從此,請她去照相館照相的人多了,照相館里那些眾星捧月的晚上,足以照耀很多平淡的白晝,有了那櫥窗里的亮相,無聲也是有聲。王琦瑤在任何場合總是安靜,她的生活中還是一切如故,只有一樁舊日的東西是回不來了,那就是和吳佩珍的友誼。
有一日,王琦瑤在課本里發現一封信,打開看是一張請柬,另有一張信箋,寫著一些女學生流行的文字,表明對王琦瑤的好感,很真誠地邀請她去參加生日晚會,署名是蔣麗莉三個字。王琦瑤本來是不會把自己奉獻給別人的熱鬧里面去的,可如今她卻不那么在意了,所以她決定去參加晚會。
過了幾日,生日的那晚就到了,王琦瑤準備了一對束發辮的緞帶作禮物,素色旗袍外罩了格子的薄呢秋大衣,頭發上箍一條紅發帶,出現在吳佩珍的生日晚會上。蔣麗莉一個人坐在客廳的一角,有一句沒一句地彈鋼琴,穿的還是平常的衣服。。
蔣麗莉看見王琦瑤來參加她的生日晚會,剛還是漠然的臉上有了一個燦爛的笑容。她站起身,丟下鋼琴,向王琦瑤過來,拉了她的手,把她介紹給了大家,之后一個晚上都拉著她的手,到這到那的。王琦瑤告別晚會的時候,蔣麗莉母親竟然回頭特地向她告別,謝謝她的光臨。
從這晚以后,王琦瑤和蔣麗莉做了朋友,她們在學校還是往常那樣,交往都是私底下;也是那晚晚會后,王琦瑤和蔣麗莉出入于各種各樣的晚會。
上海的夜晚是以晚會為生命的,上海的晚會又是以淑媛為生命的,淑媛是晚會的心,萬種風情都在無言之中。倘若沒有王琦瑤,晚會便是空心的晚會,是浮光掠影的繁華。王琦瑤是這風情和艷里最有意的一點,是心里的那點渴望,倘若沒有這,風情是無由的風情,艷也是無言的艷了。
10 上海小姐
一九四六年的和平氣象就像是千年萬載的,上海這城市是樂觀的好城市,河南鬧水災,各地賑災支援,這城市捐獻的也是風情和艷,那就是籌募賑款的選舉上海小姐。
最初建議王琦瑤參加競選的,是那拍照的程先生,再加上蔣麗莉在一個遠方表姐的婚宴上宣布了程先生的這個建議,王琦瑤只好順勢而上了。
王琦瑤要參加競選上海小姐的事已鬧得滿城風雨,王琦瑤只恨沒個地方躲避。即使在家里,光是家人和親戚,就夠她應付的,所以,她后來索性搬到蔣麗莉家中去住了。
經過初選,王琦瑤進入了上海小姐的復選,復選的名單是登在報上的,盡管勝負未決,但也已是光輝的殊榮,人人矚目。都知道王琦瑤住在蔣麗莉家,她家竟有點門庭若市的了。在登門來訪的客人之中,有一個人卻是王琦瑤始料未及的,那就是吳佩珍。吳佩珍是為片廠導演送請柬來的,倆人都哭了,為那種似乎不再來的純潔無憂的閨閣生活哭了。
王琦瑤去赴了導演的約,導演告訴王琦瑤,競選“上海小姐”其實不過是達官貴人玩弄女性,是大亨送給他們女兒和情人的生日禮物,別人都是作的陪襯,是玩弄里的玩弄,末了,還語重心長地說這件事要多虛無有多虛無,這叫做虛榮!
可王琦瑤堅定地表示她不會退出復選圈的,她越是堅定,導演越覺得她前途茫茫,可想幫也幫不上忙的。
11 三小姐
通過復選,進入決賽,似乎是在意想之中。在發表決賽名單的同時,也公布決賽時小姐們將三次出場,第一次是旗袍裝,第二次是西洋裝,第三次是結婚禮服。
王琦瑤和蔣麗莉母女,再加上程先生,四人著重商量的,是這三次出場的服裝問題。程先生的建議是:第一次出場先來個姹紫嫣紅,紅是粉紅,和王琦瑤的嫵媚,做成一個嬌嫩的艷;第二次出場來個繽紛五彩,綠是蘋果綠,蘋果綠和王琦瑤的清新,可成就一個活潑的艷;第三次出場,因為前邊的文章已做足,轟轟烈烈,這次來個空谷回響,穿一身最簡單的白色結婚禮服,最常見的,照相館櫥窗里的新娘的那種。前面的一身紅和一身翠,都是為了領出最后出場的那身白的。
三次出場和裝束就依著程先生的建議定了下來。決賽的那一日,一分一秒地來臨了。
投票的方式也是艷情手筆,有萬種風流。臺前一排花籃,系著各小姐的芳名,有意于哪一位,便將手中的康乃馨投進哪一位的花籃。
王琦瑤的花籃里也有了花,這花不是如雨如瀑的,卻一朵一朵沒有間斷,細水長流的,竟也聚起了一籃。王琦瑤不是臺上最美最耀目的一個,卻是最有人緣的一個。到最后,她的花籃里的康乃馨是堆起欲墜的樣子,這就是它春華秋實的收獲。
王琦瑤得的是第三名,俗稱三小姐。三小姐是日常的圖景,是我們眼熟心熟的畫面。三小姐最體現民意,大小姐二小姐是偶像,是我們的理想和信仰,三小姐卻與我們的日常起居有關,是使我們想到婚姻、生活、家庭這類概念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