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和很多特征一樣,我們可以用來評價自己,略表謙虛,卻不能允許他人如此評價自己,即使是在客觀的角度。其實就算再自己心里,也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蠢。
我思考了下,試著猜想這其中的原因,從很小的時候,特別是小時候,我們做成功什么事,父母以及其他旁觀者都喜歡夸一句「這孩子真聰明」,仿佛在他那個年紀會使用工具或記住什么東西,會令人不可思議。大人總是低估了小孩子的記憶力與智商,當大人說出這句話時,便抹煞了成功背后的其他因素,小孩子聽了會記住,原來我做的這一切是因為聰明,潛意識里將智商當做先決因素。年齡稍大一點,接觸了外界,參與了社會上的競爭,難免會發生比較,在智力方面,誰也不想先開始就在一個沒有客觀評價方法的因素上失敗,不愿承認自己是因為智力問題導致失敗。
高考結束時有一次和幾個同學一起吃燒烤,其中一個同學喝了很多酒,臉也別酒精充紅充腫,他借著酒勁說了很多話,要表達他的不憤,不憤是有原因的,他沒考上本科,志愿填了一個「XX 鐵道學院」,看著在座的其他人都混上了個本科,他只好不時發表幾句豪言,類似于讀書無用論這些來發泄。
說著說著,他的聲音有些哽咽,又灌了一大口啤酒,頗需要酒壯下英雄膽,對我們說:「要不是因為XX,我也能上本科。」XX是他剛上高中時的女朋友,高一還沒過完就分手了,那女孩長得白凈,身材高挑,配他真是綽綽有余了,這一「綽綽有余」就出了毛病,怎么瞅也瞅不上就把他給甩了。
猜也能猜到,這是他的借口。被甩之后,那段感情停留在他的心中最多不超過三個月,一是因為文理分班后又來了一個女孩,他倆走得很近, 就是他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二是「地下城與勇士」,當時一起我們玩得別提多開心了,要是他把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說成這個,還是差不多可以聽下去的。不過這一切也沒法怪游戲,當時一起玩游戲的幾個人里,有幾個是隔壁實驗班考上985的,玩得時間只會比他多,不能比他少了,玩得也比我們都好,人家是真聰明。我這位同學的話最惡心的地方不在這,在于他蠢他不承認,把自己沒考上的原因怪罪一個女人,還是幾年前的人。有句話講「英雄難過美人關」,是說英雄失敗了,因為感情,因為美人,但注意不是所有的因為感情,因為美人失敗的都是英雄。我這位同學啊,高考沒考好這件事,還想在自己身上加上些英雄氣概,找些傳奇人物該有的經歷當借口。
其實有時承認自己「蠢」也挺好的,這個世界無論多民主,無產階級多么能夠領導一切,也終究是要交給精英統治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是比「共奔富裕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