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聽憲艷老師講前提假設,這個真的是很隱蔽,要帶著覺知去捕捉。否則即催眠別人也催眠自己。而最大的前提假設是牛頓物理學的世界觀,時間空間是線性的,連續的。這樣就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對母女,媽媽帶著孩子,兩個人手里各拿著一根跳繩兒,估計媽媽是想教孩子怎樣跳繩。小女孩兒沒有十分的專注,媽媽很生氣,對孩子說:你應該虛心,你知道嗎?虛心使人進步。你要再這樣,老師講你也不聽,你就會成為班里的最后一名。當我聽到媽媽這樣說的時候,我就想,孩子媽媽的前提假設是什么?孩子沒有跟她同步就是不虛心。在這件事上沒聽媽媽的,就等于在學校也不會聽老師的話。沒有聽老師的話就會成為班級的最后。一連串的泛化效應,滑坡效應。就陷入擔心焦慮中。
希望每位家長都來學習好好問話,質檢我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