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寒不是你的錯,可不努力就千錯萬錯

? ? ? ? 這個夏天,有關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的討論,在全社會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名牌大學生、社會精英出身于大中城市的成功家庭,就算出在小地方,大多數也是家境比較好的家庭,父母起碼都是雙職工或者出身書香門第什么的,從農村走出來的精英越來越少,“寒門難出貴子”的論調也備受關注。現在想想,《人民的名義》里面祁同偉的“勝天半子”的志向確實令人心里隱隱作痛。

? ? ? ?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出生并且成長在北京,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境很好。我從小就接受著良好的教育,父母對我的熏陶也非常好,我的未來所需要的一切道路父母都已經給我鋪好了。我只需要努力就可以了。”一席話讓人感慨唏噓,也讓我們這些寒門子弟倍感辛酸。是啊,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差別太大了,我們拼命努力去仰望的天花板,原來只是別人的起點,甚至連起點都算不上。我們寒門子弟不止是輸在了起跑線上,簡直是輸在了娘胎里啊。在這樣的社會法則下,我們又如何能夠成功逆襲呢?人人都想改變命運,可是做起來真的很難。

? ? ? ? 然而,在發完滿腹的牢騷之后,我們真的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重要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我們該何去何從?抱怨是沒有用的,從來沒有聽說哪個人通過抱怨成功了。更何況,你再抱怨出身貧寒,這也已經注定是無法改變的了。也不要去責怪我們的父母。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歷盡艱辛,實屬不易,我們真的沒有資格去怪罪他們,而且他們已經把他們能力范圍內最好的愛給了我們,我們唯有感恩和孝敬才能面對他們。也不要仇富。今天是法治社會,我們不可能像古代的大俠一樣去劫富濟貧,況且為富不一定就不仁。也不要做白日夢,幻想著哪天買張彩票能中五百萬,或者路上撿個大錢包,那都是癡人說夢,不現實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拼命地努力。

? ? ? 古往今來,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活著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誰活著都不容易。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幾乎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艱辛地奔波著。有的人天不亮就起床工作,一直忙到滿天星斗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家里;有的人長年累月連續上班,休假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有的人住在貧民窟里,每天要在上百噸垃圾里面尋找生活的來源……這些人誰的家庭出身好了?可他們又有誰放棄了努力生存?都沒有。因為他們懂得,出身不好沒法改變,只有努力才能混口飯吃,才能養家糊口,才不至于餓死在大街上。

? ? ? 事實上,我們多數人如今的出身不算好,但也還不至于太差。我們最欠缺的不是金錢,而是努力改變命運的決心和行動。你一邊抱怨著原生家庭不夠好,一邊卻不努力學習,整天玩手機、打游戲、到處閑逛,你覺得命運之神會多看你一眼嗎?你整天抱怨著自己出身貧寒,卻不愿意努力工作掙錢,節假日只知道睡大覺、吃喝玩樂,都不愿意去找份兼職做做,你覺得生活會給你多少回報呢?你整天說那些精英家庭出身比自己好,可是你別忘了,人家也曾經廢寢忘食,爭分奪秒地奮斗過,而且成功了以后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著。而你呢?你除了給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以外,什么都沒做過。

? ? ? ? 出身貧寒不是你的錯,可是不努力就千錯萬錯。不要再給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了。今天這個社會很殘酷,但公平的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努力吧,我和你一樣,別無選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