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讀到一篇文章,覺得極好。作者的觀點是,教育的本質(zhì):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句話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寫的:「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句話被反復引用。好的教育是讓學生自己去認知世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
作者認為,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他說,一個人從小的教育,決定了他未來的走向。家長自身的價值觀和教育觀,直接決定了小孩的價值觀和成長方式。小孩最深的認知,最重要的場所是家庭,而不是學校。
在中國,很多家庭忙著賺錢,只是把孩子交給老師和學校,一切全權(quán)交托。似乎這就代表了重視教育,其實這恰恰是最不重視的表現(xiàn)。
作為家長應該承擔首席教育官的責任,而不僅僅是經(jīng)濟上的供養(yǎng)。作為老師更應該學會成為真正的教育者,而不僅僅是當作一個職業(yè)。
如果想要子女得到正面的教育,家長也需要正面地教育子女。小孩都是看著大人說話,學著大人的樣式長大的。
想教育小孩,先端正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一萬句話,遠不及一個真實的行動。
真正的教育,需要將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引導,而不是直接想當然地給予。教導他們自信而不自滿,獨立而不孤立。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質(zhì)疑能力、自理能力、謙遜能力……所有好的教育,都帶著智慧的光芒,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
在看似悲觀的世界里,積極的人生觀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了獨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能力,智慧的陽光才會灑滿心田。只有擁有了克服困難和承擔責任的能力,艱難險阻才會顯得微不足道。
真正的教育,需要回歸到人格的本質(zhì)上。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